第五章 纵横天下的牛人们 连死也充满阴谋

一代霸王,被小人饿死

齐桓公,姜姓,名小白,公元前686年与公子纠争夺君位取得胜利,做了齐国国君。即位后的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苦心经营40年,使齐国一跃成为春秋时最富有的国家。在外交上,齐桓公首先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借以团结中原各诸侯,受到中原各诸侯的信赖。他曾九次召集诸侯会盟,任盟主达40年之久,成为春秋时期最有实力的一个盟主,文治武功盛极一时。

本以为作为一代霸王的齐桓公荣华富贵,善始善终应不是奢望,但是,谁能料想到,最先成为霸主的齐桓公的下场竟然是被活活饿死。

公元前643年,管仲病重,齐桓公到他病榻前探望并询问国家未来之事。管仲交代说:“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人绝不能接近和信任。”这三人是齐桓公身边的宠臣。齐桓公问:“易牙把他亲生儿子烹了给寡人吃,表明他爱寡人超过爱他儿子,为什么不能信任?”管仲说:“人世间最大的亲情莫过于爱子,他对亲生骨肉都不珍惜,怎么会爱国君呢?”齐桓公又问:“竖刁阉割自己进宫侍候寡人,证明他爱寡人超过爱自己,为什么不能信任?”管仲说:“他对受之于父母的身体都不爱惜,怎么会爱国君呢?”齐桓公再问:“卫国公子开方放弃太子之尊到我手下称臣,他父母死了也不回国奔丧,这表明他爱寡人超过爱父母,为什么不能信任?”管仲说:“最亲近的莫过于父母,父母死了都不回国奔丧,这样对待父母的人怎能奢望他对您忠诚?”

齐桓公虽口头应承,但是行动上却没有遵从,继续让这三个小人在宫中主事。待到公元前643年,齐桓公患重病,易牙、竖刁等认为机会到了,便用桓公的名义张贴了一张布告,禁止任何人入宫,并堵塞齐宫大门,在大门前竖起一道高墙,不准任何人进出。

齐桓公病在床上,没有一个人过问,连想喝口水都不能,这时,卫公子开方却带走千户齐民归降了卫国。最后,这位称雄一世的霸主齐恒公竟然被活活饿死在宫内。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为了争夺权位互相残杀,谁也不管父亲的死活。结果,齐桓公的尸体在寿宫中整整搁置了67天,尸体生了蛆也无人收葬,一代霸主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

齐桓公的晚年悲剧就像长鸣的警钟,时刻提醒世人要注意身边的小人,不要看到别人对自己非常好,就感动得一塌糊涂,而应用常情、常理去推断,才可以下结论,不让小人乘虚而入。

秦始皇突然死亡的历史真相

公元前210年,千古一帝秦始皇死于第五次东巡途中。关于这位帝王的死因,历史上争议颇多。目前在史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说是死于疾病,另一种说死于非命。

第一种说法认为,《史记》中关于秦始皇死因的记述很多,死因已明,病死无可置疑。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从小就患有疾病,体质较为羸弱。可是他为人又刚愎自用,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裁决,所以极度劳累;加以巡游中七月高温,以上诸因素并发,促使他在途中病发身亡。

那么他死于何种疾病呢?郭沫若先生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推测秦始皇幼时患有软骨症,又时常患支气管炎,所以长大后胸部和鸷鸟一样,声音好像似豺狼,后来由于政务繁重,引发脑膜炎和癫痫等病症。秦始皇在渡黄河时,癫痫病发作,后脑壳撞在青铜冰鉴上,加重了脑膜炎的病情,人处于昏迷状态。当车赶到沙丘后第二天,赵高、李斯发觉秦始皇已死去多时。

持第二种观点的人从几篇有关秦始皇死亡情况的史书中推敲,发现了可疑之处。而宦官赵高在秦始皇病重和死后的种种表现,使人不得不怀疑秦始皇的死与他有莫大的关系。此次始皇出巡,随从人员主要有赵高、李斯、胡亥等人,将军蒙毅也在随行之列。可是当秦始皇在途中病重时,蒙毅却被遣返边关。从突然的人事变动来看,这似乎是赵高等人的计谋。而蒙毅的兄长蒙恬是公子扶苏的亲信,突然间将其从秦始皇的身边调走,不仅去掉了扶苏的耳目,也为赵高后来计谋的实施清掉了一块绊脚石。

随后,赵高假冒秦始皇的旨意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让他们自杀,不得违抗。在得到扶苏自杀的确切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这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为了继续欺骗臣民,车队不敢走捷径回咸阳,而是摆出继续出巡的架势,绕道回咸阳。当时正值七月高温,秦始皇帝的尸体在途中开始发出阵阵恶臭,为了掩饰尸体的味道,赵高竟然将咸鱼放在秦始皇的车上。

赵高为什么要谋害秦始皇呢?主要原因就是赵高唯恐扶苏继承皇位。赵高曾对李斯讲:“长子(即扶苏)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可是蒙恬是扶苏的亲信,赵高曾被蒙毅治罪而判死刑,后得到秦始皇赦免,所以赵高对蒙恬、蒙毅恨之入骨,因此他不希望蒙氏获宠,便想方设法阻止扶苏即帝位。但是秦始皇宠爱长子扶苏,只有伺机杀掉秦始皇,他才可拥立十八子胡亥。秦始皇平时居于深宫,戒备森严,赵高根本无法下手,现在他在旅途中病倒,这真是天赐良机,正如赵高劝胡亥时所说:“狐疑犹豫,后必有悔,断而敢行,鬼神避之,后有成功。”所以他果敢地对重病中的秦始皇下了毒手,提前结束其生命,这完全有可能。

秦始皇到底是病故还是被害,这两种观点至今尚无定论。不过,人们对解开此谜是充满信心的。根据考古研究和调查,秦始皇陵没有被盗掘和破坏,再加之检测出地宫中可能存在水银,水银形成的水银蒸气对遗体有冷凝、防腐作用,所以秦始皇的遗体可能还存在。等到秦始皇陵被挖掘出来的时候,秦始皇死亡的原因就可以被世人知晓了。

宋徽宗“北狩”的凄惨结局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冬,金军南下攻破汴梁,抓获了当时的太上皇宋徽宗和皇帝宋钦宗,并于靖康二年(1127)年初将二帝及其宫人后妃、皇子皇女、宗室大臣等共3000余人一起带往北方。

宋朝皇室众人长期生活在南方,不像长年生活于北方苦寒之地的金人那样耐严寒,而且他们被掠走的时候只穿着些不耐寒的绫罗绸缎,再加上当时还是年初,越往北走,气温越低,这些平日里锦衣玉食的皇亲贵胄们食不饱腹,衣不蔽体,哪里还受得了徒步迁徙的苦楚。

徽宗、钦宗经常被冻得面色铁青,他们的皇后张氏和朱氏也蓬头垢面,神色憔悴,每到晚上,他们只能捡一点柴草点火取暖。即使这样,那些美丽的宋室贵妇们还要不时忍受金军的调戏、凌辱。当时26岁的钦宗皇后朱氏,虽然不复南宋宫中的华服盛装,但仍然艳丽娇美,因此经常受到粗鲁的金军士兵调戏,后朱氏因为实在不堪受辱,便自尽身亡,以死解脱。

宋徽宗一行踉踉跄跄地到达金朝京师会宁府的时候,金人又命令徽宗和钦宗以及皇后妃子等宗室皇族们都换上女真服装,头上缠上白帕,将上衣退至腰间,裸露出上身,去金朝的阿骨打庙前行“牵羊礼”。

有关“牵羊礼”的最早记录出自《史记·宋微子世家》中的记载,说周武王攻下商朝都城殷的时候,宋微子拿着象征着商朝权力的祭祀器具在城门口迎接周武王,他袒露着身体,把脸涂上颜色,左手牵着羊,右手拿着献祭用的草,跪行到周武王面前告罪。于是周武王饶过宋微子不死,还恢复了他的官位。

从此,后世就以“牵羊”“牵羊肉袒”“牵羊把茅”等词作为表示降服的典故。

金朝的“牵羊礼”虽然不一定如周代宋微子那样,但也必定是要让徽宗、钦宗用很屈辱的方式表示自己的归降。

二帝归降后,金帝封他们为“昏德公”“重昏侯”,将他们软禁起来,还让他们缺衣少食,尽情地凌辱他们。

因为实在难以忍受这种地狱般的日子,宋徽宗曾想悬梁自尽。他把衣服撕成一条一条,连接起来,搭在房梁上,本来已经把自己吊在上面了,却被宋钦宗发现后解救下来,父子二人抱头痛哭。后来,金人又把宋皇室迁往均州,不久徽宗就病死了。

徽宗死后,金人将他的尸体架到一个石坑上面焚烧,烧到一半的时候又用水浇灭了火,然后直接把尸体扔到下面的石坑里,说这样可以让尸体连着坑中的积水化作灯油。宋钦宗见到父亲死后仍要受辱,便想跳到石坑里陪伴父亲,结果被金兵阻拦下来,说他要是跳下去会影响尸体化油。

就这样,一代皇帝宋徽宗,生前穷奢极恶,鱼肉百姓,不思进取,以致断送了宋朝的江山,死后却被金兵炼成灯油。

建文帝究竟有没有死在靖难之役中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由于皇太子朱标于洪武二十五年先他而死,于是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这就是建文帝。

由于太祖在世时实行分封制,各地藩王都强权在握,拥兵自重,这让建文帝深感不安,于是采取“削藩”的建议,以巩固皇权。诸王中燕王朱棣势力最大,他担心自己被废,于是以讨伐齐泰、黄子澄为名,起兵谋反,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这场战争持续了四年,后来朱棣攻陷了南京,即位为王,成了明成祖。在朱棣攻入南京时,皇宫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他究竟是生是死?生,又在何方?死,又在何处?明成祖朱棣对此总是放不下心,这事几乎成为他的一块心病。

数百年来,建文帝的下落也是一桩争讼不决的历史悬案。有人说建文帝的一个太监穿了他的衣裳投身火海,做了他的替死鬼,而他自己趁机逃走了;有人说建文帝削发出家,藏进了某个寺院中;还有人说他从地道中逃走了,而且出走后故意放的大火。更有人发挥了这些说法:建文帝流落民间后,去了云南,住在山中,而建文帝出逃的协助者史仲彬后来还多次南下与他会面。在后来的明英宗时期,建文帝还曾回到京师,住在宫内,寿终正寝。这些传说是真是假,难以断定,这或许只是人们的附会之言。但综合各家说法,主要有“焚死”说和“逃亡”说。

一种说法认为建文帝是自焚而死的。据永乐年间修撰的《明太祖实录》中记录,建文帝死于宫中大火。当时燕王军队兵临城下,将宫城团团围住,建文帝想逃也来不及了。建文帝深知他的四叔是个贪权尚武、残暴无情的武夫,落到他手上就绝没好下场,于是便放火,纵身火海之中。而朱棣也决不可能让建文帝继续活下去,否则,他就不能登上帝位。当燕王军队开进皇宫时,宫中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也没了踪影。但是为了不留下“杀侄夺位”的骂名,朱棣在发现烧焦的尸体时假装痛哭流涕,声称自己出兵只是为了“清君侧”,辅佐建文帝。仁宗朱高炽御制长陵碑也说,建文帝殁后,成祖备以天子礼仪殓葬。成为明成祖的朱棣后来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说:没想到建文帝在奸臣的威逼下纵火自杀。

但是,太监在火后余烬中多次查找,却只找到马皇后与太子朱文奎的遗骸,建文帝是活是死无从得知。燕王为让天下人认为建文帝已自焚,曾作有祭文,但其坟墓处于何处,无人可知。明末崇祯帝就曾说过:想给建文帝上坟,却不知在何处。可是朱棣即位之后,下令苦心搜寻建文帝的下落,建文帝到底下落如何,至今也说不清楚。

另一种说法认为建文帝“出逃为僧,流落民间”。在南京城破之时,建文帝曾经想过要自杀,但是在亲信的劝说之下,从地道逃出了皇宫,从此削发为僧,隐姓埋名浪迹江湖。在明成祖死后,他又回到京城,住进宫内,死后葬于京郊西山。其实朱棣登位后,一直不相信建文帝已经死了,曾多次派心腹大臣到处访问。有人说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其实就是明成祖暗中察访建文帝下落的一种表现。明成祖还曾向天下寺院颁布《僧道度牒疏》,借机重新整理僧人的名册,对当时所有的僧人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调查。从永乐五年起,还派人以寻访仙人张邋遢为名到处搜寻,涉及大江南北,前后共20余年。民间流言中,在许多地方都有建文帝的踪迹与传说。有的说建文帝逃到云贵地区,并辗转到了南洋地区。直到现在,云南大理仍有人以惠帝(建文帝)为鼻祖。也有现代学者认为,当年建文帝潜逃后,曾藏于江苏鼋山普济寺内,后来隐匿于穹窿山皇驾庵,于永乐二十一年在此病亡,埋于庵后小山坡上。

建文帝的下落到底如何呢?答案或许早已随着滚滚年轮,和曾经辉煌无比的王朝一起被埋入历史的尘埃之中了。

霍去病英年早逝是谁之过

霍去病,一代战神。17岁随军出征,功冠全军;21岁纵横漠北,成为三军统帅。多次出兵匈奴,以寡敌众,却能大胜而归。他创造了作为武将的一个传奇。但是,这样一个勇猛战将、天之骄子,生命却在23岁这样的美好年华画上了休止符,实在令人叹息。

关于霍去病的死因,史上却没有详细的记载。那么,一代战神霍去病的死究竟是为何?

《史记》中记载,霍去病是在出征匈奴之前突然死亡的,朝廷公布的死因是病死。那么霍去病真的是病死吗?其实,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17岁从军,逐渐成为一代战神,作为一个勇猛的沙场武将,肯定拥有过硬的身体素质,而且在23岁这样风华正茂的年纪,患病而死这似乎不太可能。

那么霍去病的真正死因是什么?不是病死,那么就是非正常死亡。为什么如此器重霍去病的汉武帝却没有深究这种非正常死亡的原因呢?

霍去病从卫青的军队中脱颖而出,历经漠北大战之后,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如日中天。他逐渐脱离了卫青的军队,形成了以自己为中心的军事集团。这个集团中的重要人物也几乎都是霍去病一手选拔的匈奴降将,要不就是能骑善射的低级军官,个个英勇善战。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的重心都在战场之上,与皇亲国戚以及世家贵戚却没有一点关系或牵连。

反观卫青,一代大将却日渐衰落。他的身上担负着太多人的利益,势力庞大。武帝为了扼制这股势力,采取的手段便是以霍制卫。卫、霍集团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尖锐的矛盾。当这种矛盾激化时,必然是要以牺牲一方为代价,因此从不参与政治斗争,只着眼于沙场的霍去病就成了卫青家族保全自己利益的牺牲品。这也可以从一些史实当中窥其一二。

如果说卫青利益集团最大的保护伞是卫青,那么他们实现利益的最重要的保障就是卫太子。虽然卫太子年幼,不太可能参与复杂的政治斗争,但是作为利益成员的卫氏家族以及相关人员却是在尽全力保护这种利益。卫、霍之间的较量,更多的是在朝堂之上的地位和权力的竞争。

此时,朝廷有三种势力不容小觑:一是以卫青为核心的卫氏利益集团,二是以霍去病为核心的军事集团,三是以李广为核心的李氏家族,李广的从弟李蔡已身为丞相,也是整个家族利益集团的核心。

公元前119年,漠北大战,李广自杀,李敢刺伤卫青。卫青为人谦恭有礼,温和大度,便把这件事隐瞒了下来。虽然这件事在当时并没有传开,但却为李氏家族埋下了祸根。公元前118年三月,李蔡以侵占了先皇陵寝的一块地的罪名畏罪自杀。这简直就是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身为丞相的李蔡岂会冒着死亡的风险去侵占一块皇家陵地?也就是在这一年,霍去病突然因为李敢行刺卫青,而在甘泉宫狩猎场当着武帝的面射杀了李敢。值得注意的是:一、李蔡死后,太子太傅庄青翟继任了丞相之位,那么这其中的最大受益者莫过于卫太子所在的卫氏集团;二、霍去病猎杀李敢的时间、地点值得深究。如此明目张胆地射杀李敢,难道霍去病就不担心无法对皇帝以及众家将士交代吗?而且李敢当时身为郎中令,也就是九卿之一,霍去病并没有私自处决他的权力。从射杀李敢的时间而言,此时距离李敢刺伤卫青已经很长一段时间,那么霍去病为什么要现在才猎杀李敢呢?由此可以得出,这不可能是霍去病蓄谋已久的杀害。也就是说这是一件突发事件,霍去病是在狩猎之前才临时得知李敢曾刺伤卫青的。李蔡、李敢叔侄死期相近,在相当短的一段时间内,李氏家族被连根拔起。霍去病与李氏家庭结下仇怨、引起武帝不满。那么,从整个事件来看,受益最大的还是卫氏集团。

公元前117年三月,霍去病一再上书请刘彻分立三位皇子为王,可谓是朝廷之中的风云人物。霍去病又为何要两次三番地要求封三位皇子为王呢?他与这件事又有何关系呢?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这对霍去病而言没有丝毫好处,他只是当起了这个事件的发起者和带头者,然而当事件发展到声势浩大,满朝文武都加入了进来的时候,他却并没有参与其中。最终,公元前117年四月,武帝无奈册立三王,武帝宠姬王夫人病死。表面上,卫氏集团并没有参与到这件事情之中,但是细看之下,册封三王受益最大的是卫太子,他的危险得以解除。而王夫人病死,卫皇后地位得保。卫氏集团仍是最大的受益者。公元前117年九月,霍去病死去。

自此,与卫青有仇的李氏家族垮了,与太子争嫡的三王因分封离开了,与卫子夫争宠的王夫人死了,威胁着卫青地位的霍去病不在了。整个朝廷之中的三股力量,已经消灭了两股,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卫氏家族。

霍去病在这场政治斗争之中,失去甚多,但是他真正的死因是什么?从霍去病的性格分析,他少年孤独,寡言少语,心高气傲,缺少朋友。亲情对他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最后连曾经视如亲人的卫青也远离了他。性格倔强孤傲的少年最容易走入极端,他虽然少年显贵,但是未必快乐。人言不仅可畏,有时候还可以杀人,其高明处便是效果远胜刀剑毒药。

专宠后宫的赵飞燕姐妹为何双双自尽

“环肥燕瘦”这个成语指的是唐汉两大美女,前者说的是唐明皇的妃子杨玉环,后者则是指本节要讲的主要人物,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成帝在时,赵飞燕和妹妹赵合德风光无限,经常联手与后宫诸妃,甚至朝臣争斗。成帝死后,她们却被迫先后服毒自杀,其族人也受到牵连,被发配到辽西一带。那么,为什么会先后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呢?

整件事情的缘由需要从赵飞燕的出生说起。

相传赵飞燕的母亲是江都王之女,属于没落士族,嫁给中尉赵曼。由于汉代的礼教不是很严格,导致赵飞燕的母亲与江都王府中的舍人冯万金产生私情,并生下一对双胞胎姐妹。

赵曼得知自己被戴了绿帽子后,大发雷霆,将这一对刚出生的姐妹扔到野外。可能是求生欲望过强,三天过去了,她们竟然还顽强地活着。赵曼得知消息后很是吃惊,便决定将她们收养,长女取名赵宜生,次女取名赵合德。

稍大后,姐妹二人被送入阳阿公主府做侍女,并开始学习歌舞。她们的天赋极高,尤其是赵宜生,以身轻如燕而闻名。因其窈窕秀美,凭栏临风,有翩然欲飞之美,所以人们多以“飞燕”誉之。久而久之,竟然渐渐忘记了她的本名,而称她为赵飞燕。

一次,爱好游玩的汉成帝刘骜微服私访,来到阳阿公主家。当他看到赵飞燕的舞技和容貌后,甚是喜欢,便将其召入宫中,封为婕妤。赵飞燕受宠后又让成帝召她的妹妹赵合德入宫,妄图通过与妹妹并宠做保障,以弥补家族势力的不足。公元前18年,汉成帝废掉原来的许皇后,两年后,立赵飞燕为皇后。从那以后,赵氏姐妹专宠后宫,权倾一时。

关于这段经历,在《汉书外戚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孝成赵皇后,本长安宫人。初生时,父母不举,三日不死,乃收养之。及壮,属阳阿主家,学歌舞,号曰飞燕。成帝尝微行出。过阳阿主,作乐,上见飞燕而说之,召入宫,大幸。有女弟复召入,俱为婕妤,贵倾后宫。”

虽然被封为皇后,并且在宫中有妹妹的辅助,但是姐妹两人却并没有为成帝生下一男半女。成帝为此事时常忧心,便开始偷偷招幸其他宫人,这让赵氏姐妹感到她们的地位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了避免失宠,她们开始对有孕嫔妃进行令人发指的摧残,不仅要杀死怀孕者,甚至连刚出生的婴儿也不放过,命人把他们掐死,以至于当时民间盛传“燕飞来,啄皇孙”的民谣。

对于赵氏姐妹的疯狂行为,成帝只能无奈默许。为了抓住成帝的心,姐妹二人开始轮流侍寝,导致本来体质强壮、状貌魁梧的成帝逐渐变得身体羸弱,不得不依靠补药满足这种淫乱的快乐。由于长期服用补药,并且不断增加剂量,终于有一天,成帝在纵欲之后,倒在赵合德的床上气绝身亡,从此长留“温柔乡”。

成帝死后,一直飞扬跋扈的赵氏姐妹立刻成为朝臣攻击的对象。外戚王莽首先发难,对赵合德进行拷问,为了避免供出自己和成帝的床闱之事,赵合德只能无奈服毒自尽。

因为成帝无子,于是经过朝臣商议,由定陶王刘欣即位,史称汉哀帝。新帝感激赵飞燕在其即位问题上曾尽过力,便尊她为皇太后。但哀帝在位仅仅六年就驾崩,刘衍随即登基,史称汉平帝。这时,赵飞燕彻底失去依靠,被贬为孝成皇后,迁居到北宫,没过多久,她又被废为庶人。大司马王莽以其杀害皇子之罪,迫其自尽,至此,专宠后宫近十年的赵飞燕就这样香消玉殒了。

蔡伦竟是自杀

蔡伦,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首造纸术的缔造者。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中,蔡伦位列第七。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天才发明家的人生轨迹,而他的结局也不为人们所熟悉。

蔡伦在永平末年被选中入宫做太监,年仅13周岁。蔡伦虽说年幼但是却很早熟,他自从进宫那天起就处处小心、事事留意,因此深得内务总管的赏识。第二年他便升为小黄门,不久,蔡伦又被提拔为黄门侍郎,其重要工作就是负责宫里宫外诸事的传达及引导、安排朝见皇帝的人等工作。这个工作的好处就是他能经常接触王公大臣及后宫嫔妃。久而久之,他就莫名其妙地卷入了后宫的明争暗斗。

在封建社会后宫,你必须明白“母以子贵、子以母贵”的道理,而且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汉章帝的皇后窦氏因为不能生育,所以凡是有嫔妃生了皇种,她就极为嫉妒,暗地里想方设法将这些嫔妃打倒,以维护自己的地位。蔡伦迫于窦皇后的淫威成了帮凶,为了杀一儆百,她第一个下手的就是太子刘庆的母亲宋贵人,窦皇后指示蔡伦诬陷宋贵人,说她通过一些邪门歪道蛊惑皇帝,于是宋贵人被贬黜。根据宫廷母子关系,太子刘庆被废为清河王。后来窦皇后又威逼梁贵人,把尚在襁褓中的刘肇认作自己的儿子,并让皇帝立刘肇为太子。

蔡伦因为协助窦皇后拔掉了其“眼中钉、肉中刺”,她当然很感激蔡伦,于是蔡伦加官晋爵不在话下。尤其在公元88年,章帝驾崩,10岁的刘肇顺理成章地即位了,窦太后垂帘听政,独揽大权。蔡伦被委以重任,负责陪伴小皇帝,必要时可以参与国家大事。

10年之后,窦太后去世,蔡伦敏锐地投靠了他的新主子——刘肇的皇后邓绥。由于邓皇后是一个喜欢吟诗作赋的才女,因此她需求一个比帛纸质地好的纸张来写字作画。蔡伦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他总结先人造纸经验,自己再加以改进,终于发明了造纸术,受到邓皇后的高度表扬。

就在蔡伦还沉浸在自己发明的喜悦中时,一个消息传来,汉和帝刘肇英年早逝,留下邓皇后和不满两岁的幼帝。祸不单行,邓皇后的幼帝不幸夭折。国不可一日无主,在精挑细选之后,邓太后决定立自己的皇侄子刘祜为太子,虽然刘祜是“瞎子的眼睛——摆设”,因为邓太后仍握有实权。但这个消息也着实把蔡伦吓了个半死,你当这刘祜是谁?他就是当年被窦太后和蔡伦陷害的清河王刘庆的儿子,宋贵人的孙子。

由于得邓太后宠,蔡伦仍过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日子,他还被封为“龙亭侯”,他发明的纸就是“蔡侯纸”,可见当时的蔡伦是多么风光。这还没完,邓太后又给他一个官职:长乐太仆。这个官职的意思就是说在太后无暇处理公务的时候,蔡伦可以合法地代为其处理。所谓“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就在他权倾朝野的时候,一个对蔡伦来讲绝对是地震式的噩耗传来,邓太后病卒。

安帝刘祜即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反攻倒算,为自己的父亲还有奶奶出口恶气。虽说主谋窦太后早已不在人世,但这笔债总得有人来偿还,于是蔡伦就被革职查办了。蔡伦深知死罪难免,为了体面地死去,他选择了服毒自尽。

纵观蔡伦的一生,他作为一个发明家却参与了政治斗争,而政治斗争使得他成为牺牲品,把自己搭了进去。但是他的历史功绩必然永载史册,被后人广泛传诵。

骆宾王也造反,但没成功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一首《咏鹅》让骆宾王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诗人。

作为“初唐四杰”之一,他诗文并茂,尤其擅写诗作,留给我们的也有如同《帝京篇》这样的名篇。其实让他名扬天下的是他起草的有关讨伐武则天的檄文《讨武氏檄》,就连武则天看到这篇檄文后都不由得感叹:“宰相安得失此人?”

公元683年,骆宾王在老家浙江的临海县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官。这一年冬天,长期病态的高宗扶鸾而去,遗诏立太子李显为皇帝。因高宗在位的时候,武则天已代替高宗掌握朝政几十年,她无法放弃这至高的权柄,便废长立幼,以便自己独掌大权。为了巩固皇权,她下令排除异己并大肆诛杀唐室勋臣,并设立间谍机构。当时人人以告密自卫,整个帝国陷入了惶惶不安之中。骆宾王目睹了武氏集团犯下的种种恶行,心中愤懑不已,于是便联合当时仍握有兵权的徐敬业起事伐武,因此诞生了《为徐敬业讨武瞾檄》这样义正词严、气势恢宏的檄文,并确立了“拥戴李显,匡扶唐室”的政治主张。刚开始的时候,起义军势头不错,但因为后来徐敬业没有抓住有利战机,被武则天派兵剿灭了。

公元684年,这场历时仅三个月的起义就在扬州城下宣告失败了。

当天晚上,骆宾王、徐敬业等准备连夜坐船逃亡高丽,由于徐敬业的部下叛变,徐敬业被杀,但是骆宾王的去向却不为人所知。

说法一:被诛杀。

《资治通鉴》明确地记载了起义军失败后,徐敬业、骆宾王被叛军诛杀的场景;《旧唐书》也肯定了诛杀骆宾王的事实。

说法二:逃跑。

《新唐书》记载的是骆宾王在兵败后逃跑了。

在武则天死后,李显即位,为了表扬骆宾王为大唐江山做出的牺牲,他下令郄云卿在全国各地搜集有关骆宾王的诗作,并要求对其兵败后的下落做出严密的调查——在兵败后他接触了哪些人,并吩咐要遍访骆宾王的好友。起初郄云卿认为骆宾王可能已被叛军诛杀,但随着调查的深入和得到的线索越来越多,他便提出了逃跑这个说法。

说法三:出家。

初唐著名诗人宋之问在杭州灵隐寺,碰到一个老和尚,那老和尚替他对了两联妙句:“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据说此人就是骆宾王。但是后来有人再去找,却怎么都找不到了。

2005年,中央电视台《见证·发现之旅》栏目播出的专题片《骆宾王》。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骆宾王研究专家骆祥发向媒体公布了自己这么多年研究骆宾王下落的结果,他说骆宾王兵败被诛杀的论证值得怀疑,因为官方的史册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记载,这本身就值得商酌。他还提到在他家的宗谱上面也有关于骆宾王逃出后隐身在江苏南通一带的芦苇荡,辗转一段时间后,客死南通、埋骨黄泥口的记载,说骆宾王终年70岁左右。

司马昭处死嵇康,内幕不简单

嵇康为何被杀?两晋的史学家都有记载,却是各执一词,不足全信。我们姑且从论证的角度给读者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历史带我们去了解嵇康的生前死后。

第一种说法是:祸起吕安一案,后遭钟会陷害。

鉴于嵇康在魏晋时期的影响力,高干子弟钟会欲借嵇康之名提高自己在名士中的地位,但嵇康深恶此人,便对钟会不予理会,由此钟会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偏不凑巧,嵇康的好友吕安有个漂亮的妻子,其兄吕巽垂涎弟妻美色已久,趁吕安外出,将弟妻灌醉进而奸污,并陷害其弟,说其不孝,曾殴打母亲,吕安因此身陷囹圄。嵇康为了向官府说明真相也被传召至官府。庭审时,一个在幕后等了很久的小人——钟会出现了,他告诉司马昭:“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又说,当时曹氏心腹将领毋丘俭起兵造反的时候,嵇康就极力支持,而且嵇康、吕安这些人平时言论放荡,不拘礼法,有违孝道。做皇帝切不可留这样的人,应尽早除之。帝听会言,遂杀嵇康。

这个说法有很多逻辑不通的地方:第一,告吕安不孝,需要有足够的证据,魏晋以孝治天下,不孝乃是大罪,不可妄下结论,必须有吕安母亲的证词才可定罪;第二,就当吕安不孝,但是先前阮籍在母亲服丧期间曾饮酒吃肉,司马昭并没有追究,但此案为何一定要治吕安死罪呢?这就有失司法的公正性了。

另外,钟会陷害嵇康之词也有不通之处。第一,毋丘俭反叛的时候,嵇康已移居山阳,也就是说嵇康有不在场的证据。第二,魏晋时代名士们大都蔑视礼法,狂放不羁,强调精神自由,展现个性的可爱。如若按此定罪,当诛者何止吕安一人?

第二种说法: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嵇康有个特殊的身份——曹操的孙女婿。嵇康曾在山阳一住就是十几年,其他地方倒是无所谓,但山阳这个地方司马氏就比较敏感了,因为汉献帝被贬以后就曾在这里居住过。嵇康难道是思故主?这个罪名可不轻啊,够杀嵇康一千回的。

嵇康从来都不与司马氏往来,好友山涛举荐其出任吏部侍郎,他不光拒绝还写了与山涛的《绝交书》。司马昭曾欲借嵇康的影响力为自己正名,但嵇康却以“非汤、武而薄周、孔”拒绝,这在名义上已经表达了对司马氏篡位的批驳。更为要命的是,嵇康在当时太有影响力了。他因吕安案被捕入狱以后,3000太学生请愿,而且打出如不释放嵇康,他们愿意和嵇康一起坐牢的口号。这下把司马昭给镇住了。他没有想到嵇康在文士中有如此高的影响力。这严重威胁到了他执政的基础,于是他下定决心必除嵇康而后快。也算是杀一儆百了。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嵇康的死有两条线,一明一暗。明的一条是吕安一案,暗的是嵇康不与司马氏合作并且反对司马氏篡夺曹魏天下。这两条线就注定嵇康必遭杀身之祸。两晋的诸多史学家掩耳盗铃,替司马氏掩饰罪行,把嵇康的死归咎于钟会的诬陷。这就导致很多人对嵇康的死因不加怀疑,致使我们没有看到事实的真相。

黄巢,你是自杀还是他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率领几十万农民起义军围困长安时诗兴大发,借咏叹菊花来形容势不可挡的义军力量。透过那盛开的黄色菊花,仿佛让人看到那威武雄壮的黄金铁甲军,即将攻破长安的磅礴气势。

英雄不问出处,谁能想到一个贩盐的低贱之人仅用五年的时间就把唐僖宗赶出长安?这个出身下层的人打着救民于水火的旗号在还没有巩固新生政权的时候就开始做愚蠢的事情——宣布称帝。他春风得意,沉醉在大明宫烟花缭绕的美酒当中浑然不觉的时候,唐朝的军队已经悄悄逼近了他。仓促应战的结果可想而知,他带着残兵败将逃到了山东,自此没有任何音讯。于是他如何终老便成了一个千古之谜。在唐朝史上关于黄巢的记述中却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个是被杀,另一个是自杀。显然这两种说法其中必有一个是假的。

据《旧唐书·黄巢传》中有关黄巢死因的记述是这样的:“巢将林言斩巢及二弟邺、揆等七人首,并妻子皆送徐州。”也就是说黄巢兵败后,看到生还无望,便让他的外甥林言把自己杀掉。同样记载的史书还有《资治通鉴》《桂苑笔耕录》《北梦琐言》。林言是黄巢身边的禁卫队首领,也是黄巢最亲密的人,但是林言却拿着黄巢的首级去投唐。这是一个事实,其中有怎样的故事却不为人知。如果林言并未杀黄巢,却背上沉甸甸的卖主求荣的千古骂名,也的确冤枉。

但《新唐书》对于黄巢的死却是这样记载的——在黄巢兵败狼虎谷后,他见大势已去,生还无望,为了保存反唐血脉,便让自己的外甥林言拿着自己的首级去投唐。但是林言不忍心杀掉自己的舅舅,于是黄巢便选择了自刎,却没有当场咽气。林言随后就斩下黄巢的首级去降唐军,不料中途遇到沙陀人,沙陀人求功心切遂将林言也杀了,将两人的首级一同献给了唐军。

《新唐书》成书于北宋年间,它是五代后晋时官修的唐史。后世为了区别两者,遂把五代时期的《唐书》称为《旧唐书》,而把北宋欧阳修主持修编的唐史称为《新唐书》。但是由于成书时间的差异以及时代背景的不同,两书的质量也不相同。《旧唐书》成书于乱世,成书仓促,书中大有疏漏之处;而欧阳修主持修编的《新唐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对于史料的收集也是极为全面的。新唐书秉承春秋的笔法写史,因此研究历史的人大都会参考《新唐书》的相关记载。

历史往往在探索中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无意中得到历史的本来面目。从敦煌莫高窟发现的敦煌文书中有一部《肃州报告黄巢战败等情况残卷》,里面有这样的记载:“其草贼黄巢被尚让杀却,于西川进头。”尚让是何人?尚让是黄巢起义军的二号人物,其早年追随王仙芝,后投奔黄巢。黄巢在长安称帝后任命的四个宰相中就有尚让。后来遭到唐军反扑后,黄巢带余部到达今河南境内又遭遇沙陀兵的突袭,伤亡无数,急需救援,但是这时的尚让却背叛了黄巢,反投唐军。那么黄巢死于尚让之手也不是没有可能了。

虽说黄巢的死牵扯到两部正史的不同记载,而且《肃州报告黄巢战败等情况残卷》里也有尚让杀黄巢的记述,但究竟哪个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只能留待后人评判。

“诛十族”,朱棣的残忍

“诛九族”的罪名是古代族诛连坐的刑罚。什么是九族呢?就是从当事人起,往上数四代而至高祖,往下数四代而至玄孙这八代人,再加上自己这一代,正好是九族。所谓“诛九族”,就是将这九代人杀得干干净净,一个不留。按常理说,诛九族是将当事人和其亲属杀光,直到杀无可杀,已经算是刑法之极。但是明成祖朱棣却发明了“诛十族”。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他并非马皇后所生的嫡子,但在诸子中,要数他的样貌秉性最像乃父,所以最得朱元璋的喜爱。可惜,因为投错了胎——或说投晚了胎——他没能得到太子的位子。这位子由他的长兄朱标坐了。朱标为人温厚恭谨,对兄弟也友爱照顾,被朱元璋视为守成之君的不二人选。所以朱棣虽然略有不服,但也没什么机会,于是安安心心地做自己的藩王,戍守北京城去了。

后来朱标因病身死,英年早逝,只留下了一个儿子朱允炆。说实话,朱元璋不是没有考虑过在诸子中再选一个继承人,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让朱棣继承大统。只因,朱允炆与父亲朱标实在太像,他们一样温厚,一样仁爱。最重要的是,朱允炆长期生活在祖父朱元璋的身边,对他十分孝敬。朱元璋老了,他实在是需要有个孙子在身边承欢膝下,到后来简直离不开朱允炆,最后自然而然地将大位传给了他,也就是历史上的建文帝。

朱允炆年幼,政治上并不成熟,才干也不如叔叔朱棣,可是他是名正言顺的九五之尊,可以号令天下;而朱棣不过是偏居一隅的北国藩王,所以他虽然看不上这个侄子,对他不服气,倒也没有妄兴篡逆的念头。他后来造反,实际上是被“逼上梁山”,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朱允炆身边的齐泰、黄子澄等人不断地强调,如今藩王遍天下,正如汉初的时候,有着重演“封建”、裂土分疆的危险。于是大力撺掇朱允炆削藩。朱允炆采用其计,被削掉爵位、获罪入狱的藩王一个接一个,这让北边的朱棣胆战心惊。不得已,朱棣只得起兵造反。

刚开始,以一隅敌全国的朱棣屡战屡败,因为他手上的筹码实在太少了。不过因为建文帝不懂武略,军队的指挥调度屡屡出现重大失误,这才给了朱棣机会,让他打入南京。而丢了天下的建文帝则下落不明。

当了皇帝,朱棣开始对原先反对他的人进行大清洗。如齐泰、黄子澄等人都采取诛族刑罚,而抵抗最久、屡屡将朱棣打败的铁铉则被割下耳鼻、毁坏肢体,又将他的尸身投入油锅,惨不堪言。齐泰等人的妻女也被朱棣贬为官妓,供士卒随意凌辱。但是,齐、黄等人的遭遇,与一代名士方孝孺比起来,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原来,方孝孺才名响遍天下,朱棣也十分爱惜,不忍杀害。而方孝孺的正直名声也可以给自己的新政权加分,于是百般拉拢。可是,方孝孺对这些都不为所动。朱棣对他说:“我本无心于皇位,现在打入京城,不过是效法周公辅佐成王而已。”方孝孺抬头瞪视:“成王在哪里?”这成王自然是指建文帝。朱棣做无奈状说:“他已经不见了。”方孝孺仍不肯罢休,接着问:“为何不立成王之子?”朱棣说:“他并无后。”方孝孺上前一步,大喝道:“那成王的弟弟呢?”朱棣的耐性终于消失殆尽,冷言道:“这是朕的家事,不劳你来多心!”于是叫他起草登位诏书。没想到方孝孺只是写了“燕王篡位”四个大字。朱棣问:“你不怕我杀了你?”方孝孺说:“你杀了我,我也不会与你同流合污。”朱棣冷笑道:“哪有那么容易,我要诛你九族,让你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个惨死身前!”方孝孺怒喝:“你便诛了我十族又怎样?”

这句话引了一个大灾难,心狠手辣的朱棣果然诛了他的十族。这第十族哪里来呢?原来就是方孝孺过往的好友。在朱棣称帝的第八天,他特意在南京的聚宝门设刑台,诛杀方孝孺的十族。方孝孺身为一代国士,对自己的死根本不放在心上,但眼睁睁看着亲友在自己面前被人诛杀,心里之痛实在难以述说。但他依旧没有屈服于朱棣的淫威,只是等着自己死亡那一刻的来临。对他来说,那就是解脱。

方孝孺家中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哥哥方孝闻早年便已病逝,而弟弟方孝友却被押赴刑场。不过,方孝友并不怪罪哥哥,反而在死前不断地安慰、开释他。这次大屠杀一共持续了七天,死者多达800余人。最后一个死的自然是方孝孺,他大骂不止,嘴巴被割裂至耳,又给割下舌头,处以凌迟。

人之所以为人,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有所坚持,为自己的信念努力奋斗,不屈不挠。方孝孺忠于建文帝,也许只是对帝王的愚忠,但他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就是他的一寸诚之所在。方孝孺虽只是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但他内心的力量不知比那些贪生怕死、卖主求荣的壮汉要强大多少呢。

当袁崇焕遇上崇祯

崇祯三年,一件影响明朝命运的大事发生了——镇守边关的辽东巡抚袁崇焕因“谋叛”罪被皇帝处死了,他的家人均被流放。此事一出,天下哗然。人们对于崇祯杀袁崇焕的行为十分不理解,大都感叹国家将亡了。袁崇焕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英雄,他的死,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和岳飞被杀一样的冤案。人们每次提起袁崇焕的死都会说这是崇祯自毁长城的行为,令人惋惜。然而袁崇焕真的是完全被冤枉的吗?这个问题还需要仔细探究一下。

在为袁崇焕鸣冤之前,我们要先弄清楚崇祯的为人。大家都知道崇祯并不是一个荒淫无道的君主,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难得的明君——他励精图治,想要复兴明朝的繁荣。这样一个勤于政事的皇帝,为什么会无缘无故杀掉袁崇焕呢?

袁崇焕的死可以说是袁崇焕和崇祯双方的责任。

崇祯生性多疑,刚愎自用,凡事都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崇祯在即位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已经衰败不堪的国家——朝堂上结党营私,民间流寇蔓延。这样的国家现状让崇祯十分愤怒,他立志要振兴国家。而他偏激的性格让他认为一切都是因为士大夫无能。他渴求人才,对大臣们寄予极大的希望,这些希望有些已经超出了大臣们的能力,所以一旦崇祯对这些大臣感到失望,他就会对他们十分怨恨,想要杀掉他们。正是因为这样,崇祯在位的17年中,被他斩杀的大臣不计其数。崇祯曾感叹,说满朝无可撑局面之人,其实这种局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他自己造成的。

在对待袁崇焕的问题上,崇祯也是同样的态度。最初他对袁崇焕寄予了厚望。袁崇焕在面见崇祯时曾对他说,在五年之内就能够收复辽东,这让崇祯十分高兴。但是这只是袁崇焕想要安抚崇祯的说辞,后袁崇焕在许誉卿的提醒下,更改了自己的说法。这让已对袁崇焕寄予了厚望的崇祯感到十分失望,袁崇焕也因为自己的不谨慎埋下了祸根。

袁崇焕有时行事鲁莽,让崇焕感到十分不愉快,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袁崇焕杀了毛文龙。毛文龙虽然是一个贪功、冒饷、不肯受节制、难以调遣的人,但是他的存在确实起到了牵制清兵的作用。袁崇焕杀毛文龙之后,辽之东南战场从鸭绿江到旅顺的主要城镇、海港、海岛以及属国朝鲜,都先后被后金占领了,明朝痛失了大片的领土。毛文龙的部下尚可喜、耿精忠到处作乱,最后更是投降了大清。这些都足以让崇祯更加不满袁崇焕了。

历经多次战败的明朝,需要的是休养生息,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战守。但是一贯以天朝自居的明朝是不会接受这样的建议的。所以当袁崇焕提出议和时,自然引起了崇祯的反感。虽然后来袁崇焕小心翼翼地争得了崇祯的认同,但是崇祯并不希望被人知道自己在和后金对话。这会让他觉得颜面无光。所以袁崇焕和皇太极关于和议的书信都是私下往来的。这样的行为是非常容易让人抓住把柄,大做文章的。

崇祯三年十月发生的一件事让崇祯对袁崇焕更加感到不满,就是皇太极攻打了明朝的京师一事。这次事件本和袁崇焕无关,因为皇太极是率精骑十万,绕道察哈尔,避开袁祟焕把守的锦远防线,进入中原。在他们攻占遵化之后,得到消息的袁祟焕急忙赶来救援,于是后金的军队改道进攻了京师。袁崇焕又急忙来到京城,历经艰苦的抗争,袁崇焕终于赶走了皇太极的大军,但是护城有功的袁崇焕并没有被朝廷所理解,他们认为后金大军是因为袁崇焕的失职才得以攻入中原,更有人传言正是袁崇焕将清兵引到京城之下的。对于这些传言袁崇焕没有很好地应对,这也就加深了崇祯心头的猜忌。

这些加在一起已经使得崇祯对于袁崇焕十分不信任了,这时皇太极的反间计更是让崇祯的怀疑达到了最高点。但是反间计只是导致崇祯杀死袁崇焕的导火索,因为袁崇焕从下狱到处斩共用了九个月的时间,崇祯虽然偏激,但并不昏庸,他不可能察觉不到这是皇太极的反间计,但是此时他已经对袁崇焕失望透顶了,对他来说,即使有袁崇焕在,他的边疆依然不安稳,清兵依然能够大摇大摆地绕过山海关骚扰边境,这些都让他感到十分愤怒,再加上袁崇焕没有兑现他的五年承诺,这一切都成了崇祯处死袁崇焕的原因。

处死袁崇焕之后,崇祯也冷静地思考了很久。他在崇祯八年八月、十四年二月、十五年闰十一月、十七年二月,先后四次下诏,可以说他对于自己的行为也是十分后悔的,但是生性多疑的他始终无法做到与将士共甘苦,最终他只能在满朝无人,群臣负我的想法中等来了明王朝的覆灭。

杨贵妃死得没那么浪漫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安禄山大举攻入长安,唐玄宗李隆基带领嫔妃及贴身侍卫连夜仓皇出逃,于第二天到达陕西境内的马嵬坡。此时随行的将士骤然发起叛变,杀死了当朝宰相杨国忠,随后又将矛头指向唐玄宗最为宠爱的杨贵妃。众将士神情激愤,一定要杀杨贵妃以绝后患,万般无奈之下,唐玄宗不得不“命力士赐贵妃自缢”。

有人说,杨玉环可能死于佛堂。《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禁军将领陈玄礼等杀了杨国忠父子之后,认为“贼本尚在”,请求再杀杨贵妃以绝后患。唐玄宗无奈,与贵妃绝别,“遂缢死于佛室”。《唐国史补》记载:高力士把杨贵妃缢死于佛堂的梨树下。陈鸿的《长恨歌传》记载:唐玄宗知道杨贵妃难免一死,但不忍见其死,便使人牵之而去,“仓皇辗转,竟死于尺组之下”。

杨贵妃也可能死于乱军之中。此说主要见于一些唐诗中的描述。杜甫于至德二年(757)在安禄山占据的长安,作《哀江头》一首,其中有“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之句,暗示杨贵妃不是被缢死于马嵬驿,因为缢死是不会见血的。还有人说她是吞金而死。总之,各种说法不尽相同。

一年后,唐玄宗派宦官改葬贵妃,结果去的人只带回了贵妃生前携带的香囊,从此民间流传出贵妃遗体失踪,贵妃可能没死的惊天奇闻。于是,一千多年来,人们纷纷猜测杨贵妃自缢是由其侍女代替的,而贵妃本人却乘机化装潜逃到了别的地方活了下来,甚至有人说杨贵妃是随“遣唐使”逃到了日本。今日的马嵬坡上重建的贵妃墓馆也只是一座衣冠冢。四川天国山脚下的红梅村有一座千年古墓,村里人世代流传着这是一座贵妃墓。经过挖掘,事实与村民的传说相去甚远。一千多年前的马嵬坡上究竟出现了什么意外?贵妃遗体失踪,贵妃可能没死的传闻是真的吗?

关于墓中的香囊,人们在查找史料的时候发现了新旧唐书两种不同的记载。在《旧唐书》里说: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而《新唐书》里却只有:香囊犹在。也就是说只有香囊,而不见了贵妃的遗体。

倘若叛乱的将士没有在杨贵妃死后去检验她的遗体,那是否预示一千多年前的马嵬坡上真的会有什么意外的情况出现呢。那件神秘的挖墓事件所产生的疑惑一直困扰着人们,贵妃的遗体为何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倘若她的肌肤已坏,去的宦官为何不改葬她呢,却只带回了她生前佩带的香囊?

关于杨贵妃东渡日本的说法也是传得沸沸扬扬:当时,在马嵬驿被缢死的,乃是一个侍女。禁军将领陈玄礼惜贵妃貌美,不忍杀之,遂与高力士谋,以侍女代死。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行至现上海附近,扬帆出海,飘至日本久谷町久津,并在日本终其天年。

日本也有种种说法。日本山口县“杨贵妃之乡”建有杨贵妃墓。1963年有一位日本姑娘向电视观众展示了自己的一本家谱,说她就是杨贵妃的后人。2002年,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竟然声称她是杨贵妃的后裔。对于这个爆炸性的新闻,人们感到无比震惊,杨贵妃的后人怎么可能跑到日本去呢?当年的贵妃莫非真的逃离了大唐转道东瀛了吗?更多的人宁愿相信这只是山口百惠的炒作行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杨贵妃之死的传说愈来愈生动。如今有许多学者都试图解开杨贵妃的身死之谜,甚至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财力和精力,但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了,杨贵妃早已灰飞烟灭,化成了泥土,无处可寻,“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其实,杨贵妃是生是死的传闻之所以争论不休,一方面是因为史料的记载粗略不详,另一方面是因为许多文人墨客的浪漫描述给世人带来了无限的希望与幻想。

柳如是自缢的真实原因

在明清易代之际,曾出现过一位著名的歌妓才女。她气质高雅,才色并茂,有着强烈的爱国民族气节。在明王朝面临危难之际,她尽全力资助和慰劳抗清义军,因此名气很大,她就是柳如是。

柳如是生于明万历五十年(1622),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卖给一个名妓做养女,妙龄时流落青楼。崇祯十四年,刚过20的她嫁给了东林党领袖钱谦益。康熙三年(1664)五月二十四日,钱谦益去世。随后几天,柳如是也悬梁自尽,结束了自己的一生。那么,这位才艺双绝的明末名妓自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有些史学家认为,因为受到他人逼迫,柳如是才选择自尽,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柳如是嫁到钱家时,钱谦益的原配陈氏还在,另外还有几房侍妾,但是,随着柳如是的到来,钱家的经济大权逐渐掌握在她的手中,这自然会引起了钱氏族人的不满。所以,钱谦益刚刚去世,争夺家产的斗争也就随即爆发,这就是“钱氏家变”。

钱谦益尸骨未寒,族人却要瓜分他的财产,并且聚众大闹。原配陈氏与其他侍妾失宠多年,早就对柳如是恨之入骨,因此趁着这个机会,每日堵门叫骂不绝。即使柳如是散尽千两白银,但众人还是喧闹如故。柳如是几经斡旋,终不成功。

丈夫去了,柳如是失去了依靠,而族人的无理取闹,也让她失去了生活的希望。于是她吮血立下遗嘱,然后解下腰间孝带悬梁自尽,追随钱谦益于九泉之下。

另外,还有一些史学家认为柳如是与钱谦益的感情深厚,因此殉节而死。但是,从史料中我们知道,在某些事情上,柳如是对丈夫的做法是极其不满的。例如,当清军兵临城下时,柳如是想要钱谦益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先是沉默不语,然后才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则“奋身欲沉池水中”,最后被钱谦益硬托住而获救。

清军统一天下后,钱谦益作为明朝遗臣,又是一方名士,必定会引起新政权的注意。于是柳如是再次劝钱谦益以死保节,但钱谦益犹豫再三,最终答应了清廷召他入京为官的要求。

钱谦益的一生中有许多污点。虽然他后来辞掉官职,不再为清廷效力,但柳如是对他的这些所作所为仍然耿耿于怀。当钱谦益晚年不得意,说“要死”时,柳如是甚至嘲讽说:“当初不死,现在已经晚了。”所以,柳如是为钱谦益殉节一说并没有多少说服力。

名妓陈圆圆魂归何处

山海关战役后,吴三桂从李自成手中夺回陈圆圆。随后他被清政府封为平西王,陈圆圆也跟着他去了云南。那么,之后的陈圆圆经历了哪些事情?她的结局如何呢?

史学界流传的一种说法是,陈圆圆年老色衰,好色的吴三桂对她心生厌倦,转而疼爱“四面观音”“八面观音”(吴三桂宠妾的绰号)。看破红尘的陈圆圆立意吃斋念佛,不与他人争宠。虽然她还住在吴三桂的寝宫,但独处一室,常年吃素,与外事隔绝,与“出家”无本质区别。

还有一种说法,当清兵攻破昆明城时,吴三桂之孙吴世璠服毒自杀,而吴世璠的妻子与陈圆圆均自缢而亡,或陈圆圆绝食而死。清代文人孙旭在《平吴录》中记载:“(吴三桂叛乱失败时)桂妻张氏前死,陈沅(圆)及伪后郭氏俱自缢。一云陈沅不食而死。”《平滇始末》也说:“陈娘娘、印太太及伪皇后俱自缢。”又有人说,陈圆圆在吴三桂兵败后,没有自杀或者绝食而亡,而是在昆明归化寺出家做尼姑,法名“寂静”。

直到1983年,贵州岑巩县的考古工作者提出“陈圆圆魂归岑巩”的说法,据称,在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狮子山上有一个土堆,便是陈圆圆的墓。墓碑上刻有“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位席,孝男:吴启华;媳:涂氏;孝孙男:仕龙、仕杰;孙媳:杨氏;曾孙:大经、大纯……皇清雍正六年岁次戊申仲冬月吉日立。”原来,马家寨的人全部姓吴,是吴三桂的后代。当年,吴三桂兵败,其爱将马宝将陈圆圆与吴三桂的儿子吴启华偷偷送至思州(今岑巩)。后来,吴启华为纪念马宝的救命之恩,也为躲避清朝政府的追杀,就改姓马,其居住的寨子就叫马家寨。陈圆圆死后,家人不敢明目张胆地写着她的名字,便采用暗语。“先妣”指已经去世的母亲;“吴门”即指代吴家,也表明这里所藏之人是苏州人,古时候苏州亦称吴门;“聂”可看作“双耳”,陈圆圆本名姓邢,后跟养母姓陈,邢和陈都带有“耳”字旁,且“双”字含有美好、团圆之意,因此“聂”暗指陈圆圆;“位席”有正妃之意,表示其地位崇高。于是墓碑上“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位席”可以理解成“母亲苏州人氏陈圆圆王妃之墓”。但后来有人根据史书记载,“马宝在楚雄继续对抗,最后兵败被俘,被押送省城,终被凌迟致死”,认为马宝没有去过思州。

一代美女陈圆圆究竟是看破红尘出家为尼,还是为吴三桂殉情,抑或吴三桂兵败后她隐姓埋名生活数年?至今,史学界也没有统一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