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解不开的古物迷踪是历史的宣言

中山王墓为何存在大量鲜虞族珍宝

中山国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小国,一直在历史的烟尘中若隐若现,真实的历史面貌在史书中难得一见。1974年,考古队在河北省平山县对战国时期的遗址进行发掘工作,不仅发现了中山国的国都灵寿,还在不远处发现了中山国王璺的陵墓。

中山国王璺是一位有为的君王。他在位期间,中山国国力空前强大,他甚至有过以中山国弹丸小国之力伐燕攻赵的壮举。璺王过世后,按照当时的普遍风俗大兴陵墓。璺王生前生活就非常奢侈,死后陵墓的奢华程度也可想而知。

璺王陵墓平面看起来近似“中”字,南北有长达105米的墓道。陵墓有两座车马坑,一座葬船坑,一座杂殉,还有六座陪葬墓。在这些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随葬品,以供后世一窥中山国的文化面貌。

出土的物品中大部分为青铜器、金器、银器,做工造型无不精美,并带有北方民族文化风格。

战国时期的青铜铸造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青铜的镶嵌工艺在当时也颇为进步,当时还涌现了大量错金错银的艺术品,工匠们将这种手法运用到艺术品的制作中,体现了高超的技艺水平。

墓葬中出现了古徽志——青铜山字形器,造型独特,见者无不惊叹。中山国的工匠在熟练掌握青铜器制作工艺的同时,融入了本国特有的文化元素,创作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品。

除了融入地方特色,中山国的工匠还擅长人物和动物的形象塑造。十五连盏铜灯就是一件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瑰宝。这座灯远观似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灯座饰有镂孔透雕三虎头六身夔龙纹,主干部分向四周伸出了七条树枝,托起十五盏灯。灯的每个枝节都是活动可拆卸的,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每节树枝,亦可拆卸,树枝上塑造有夔龙、小鸟、小猴等艺术形象,黄白辉映、艳丽多彩,生动俏皮,活灵活现。更有趣味的是,树下还有两个奴仆形象的人物正在抛洒食物戏耍猴群,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青铜龙凤方案是用错金银工艺制作出来的艺术精品,此案层次复杂,最下层以四头鹿为支撑,再上一层由飞龙盘曲,龙头构成四角,架起四方形案面框,龙间又有凤鸟飞舞,生动华丽。专家认为,青铜龙凤方案最初很有可能配有一个漆木桌面,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腐朽。

中山王墓中出土的随葬品数量惊人,仅一号和六号墓出土文物就达19000多件。这些随葬品大都与中原文化密不可分,其中的陶制、青铜制礼器就与同期的魏国、赵国墓葬品风格相近、工艺类同。但是仔细观察这些文物就会发现,这些物品也体现出了其他国家的少数民族风格。譬如帐幕构件,只有游牧民族的马背生活才用得上,而这种物品却出现在了中山王墓中。中山国的古徽志与华美的动物造型器物,都流露出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一些专家考证,中山国最早是由北方游牧民族鲜虞族所建立的。战国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鲜虞族被时代的洪流所影响,逐渐结束了游牧生活转而依靠农耕生活。生活方式改变了,文化并没有消失,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在中山王墓里发现大量鲜虞族风格珍宝的原因。

曾国国君墓建在随国的真相揭秘

湖北随县在战国时代属于随国地域。1978年2月,随县的一支驻军在县城西北处扩建营房,在一片与地面颜色不同的“褐土”中挖出了2米多长、1米宽的长方形大石板,遂向襄阳地区文化馆报告。考古队经过勘探发现:这片“褐土”是个面积达220平方米的超大古墓,比马王堆汉墓还要大6倍。

考古队首先便是清理现场,然后决定起吊墓葬椁盖板。可是,墓葬中的47块椁盖板均由60厘米见方的梓木做成,最长的达10.6米,重约4吨。这给起吊工作造成了很大难度。最后,动用了10吨大吊车才得以成功。

椁盖板揭开后,人们发现:地宫中所有的文物都浸泡在了3米深的浑水里,水面上浮着一些乱七八糟的棺木。工作人员只得往外抽水,随着水面下降,三段横梁和一根木柱慢慢出现。顺着横梁往下摸,让人们惊喜的事情出现了——水下有一排编钟!

1978年5月份,墓室积水终于抽干,编钟完全从水中露了出来。文化部文艺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音乐家黄翔鹏等人立即对出土的全套编钟逐个进行测音。检测结果显示:这套编钟音域跨越了5个八度,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全。

1978年建军节,历史上唯一一场曾侯乙编钟原件演奏音乐会在驻随炮师某部礼堂举行。沉寂了2400多年的曾侯乙编钟重新奏响了它那雄浑而又浪漫的千古绝响。

欣赏着编钟演奏的优美的乐曲,人们不禁生出疑问,这究竟是什么人的墓葬,为何会有如此华贵的编钟作为陪葬品?

在65件全套编钟里有一件最显眼的大钟,它高92.5厘米,重134.8公斤,悬挂在巨大的曲尺形钟架最下层的中间。重要的是,钟的镇部刻有31字铭文,铭文的内容没有一字是涉及乐律方面的。这说明此钟与曾侯乙编钟原本不是一套,应该是下葬时临时加进去的。学者们还发现,它代替下层最大的一件编钟挂在了最显眼的位置,显示了它的重要性。铭文中的内容记载了这个大钟的来历。

原来,这是楚国送给曾侯乙的礼物。据历史记载,即楚昭王10年,吴王阖闾和他的同胞兄弟夫概率兵攻打楚国,五战获胜,最后攻破了楚国的都城。破城之时,楚昭王慌忙从郢都逃走,到云梦泽时,被吴军射伤。经过几番辗转,楚昭王逃到了随国,即历史上有名的“楚昭王奔随”。吴王阖闾听说了,立即率兵追到随国。这时曾侯乙保护了楚昭王,楚昭王因此感激不尽。后来,楚国援军赶到了,大败吴军,吴王只好带兵离开了楚国,楚昭王终于得以保全性命,回国复位。到楚惠王(即楚昭王的儿子)时,为报答曾侯乙的救父之恩,就将此钟送给了他,以表达两国的友好关系。

就此可以确定,这是曾侯乙的墓穴,这套编钟也被命名为曾侯乙编钟。

一个问题解决,另一个问题接踵而来。既然是曾国的国君,为何他的墓穴会在随国被发现?

一些学者认为,随国其实就是曾国。一国两名的情况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譬如晋又称为唐,韩又称为郑。随国、曾国国君都姓姬,且一些考古遗迹显示,两国也有很深的渊源。但是另一些专家对此种说法抱有怀疑,在关于西周的文献中,对曾国和随国都有明确的记载,两国是各自独立存在的,若说曾国就是随国,还有待商榷。

孰是孰非,一时难有定论。曾侯乙的墓葬地点之谜,只有等待更多的考古发现作为依据,才能解开。

究竟是谁拿了秦始皇的传国玉玺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主要讲的是蔺相如怎样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替赵国保住了价值连城的和氏璧。然而,和氏璧的故事并没有到此就完全终结。

后来,秦王嬴政依仗强大的军事力量,兼并六国,一统天下,并从赵国又夺回了那块和氏璧。秦王自封“始皇帝”登基后,为了显示自己“德高三皇,功盖五帝”,特地用和氏璧制作了“传国玉玺”,并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传国玉玺外部螭龙盘踞,张牙舞爪,是皇帝独尊和无上权威的体现。当时著名玉工孙寿刻制玺纹,著名书法家李斯题写玺文。自秦始皇后,传国玉玺开始辗转流传,历代帝王都视之为承天受命的神圣之物,为得到它而费尽心机。

除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巨大外,传国玉玺格外引人注目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它在流传过程中时隐时现,且到目前为止仍下落不明。

传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洞庭湖时,突然风浪四起,秦始皇的船面临被掀翻的危险。秦始皇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以此祭祀水神,压住波浪后平安过湖。8年后,当他出行至华阴平舒道时,有人持玉玺站在道中,对始皇侍从说:“请将此玺还给祖龙(秦始皇代称)。”说完就消失了。传国玉玺重新回到秦始皇手中。

秦末,刘邦率兵攻入咸阳时,秦亡国之君子婴将“天子玺”献给刘邦。刘邦登基后称其为“汉传国玺”,珍藏在长乐宫,成为皇权象征。西汉末王莽篡权,逼迫掌管玉玺的孝元太后交出玉玺,太后一怒之下将玉玺扔掷地上,玉玺被摔掉一角,后来用金将其补全,因此留下瑕痕。

王莽政权被推翻后,玉玺落到了汉光武帝刘秀手里,并传于东汉诸帝。东汉末年动乱时,少帝仓皇出逃,来不及带走玉玺,返宫后发现玉玺失踪。后来孙坚部下在洛阳城南甄宫井中打捞出一宫女尸体,从她颈下锦囊中发现“传国玉玺”,从此孙坚做起了皇帝梦。不料孙坚军中有人将此事告诉袁绍,袁绍得知后,逼孙坚交出玉玺。后来袁绍兄弟败死,“传国玉玺”又重新回到汉献帝手中。

三国鼎立时,玉玺属于魏国,晋一统三国后取得了玉玺。西晋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频繁、动荡不安的时代,“传国玉玺”被不停地争来夺去。晋怀帝永嘉五年(311),玉玺又归前赵刘聪所有。东晋咸和四年(329),后赵石勒灭前赵,夺得玉玺;后赵大将冉闵杀了石鉴自立,将玉玺重新夺回。此阶段还出现了几方“私刻”的玉玺,包括东晋朝廷自刻印、西燕慕容永刻玺、姚秦玉玺等。到南朝梁武帝时,降将侯景反叛,劫得传国玉玺。不久侯景败死,玉玺被投入栖霞寺井中,由寺僧将玺捞出收存,后献给陈武帝。

隋唐时,“传国玉玺”仍为统治者至宝。五代朱温篡唐后,玉玺又遭厄运,后唐废帝李从珂被契丹击败,持玉玺登楼自焚,玉玺至今下落不明。

由于历代统治者极力宣扬获得传国玉玺是“天命所归”“祥瑞之兆”,自宋代起,真假传国玺屡有发生。如宋绍圣三年(1096),咸阳人段义称修房舍时从地下掘得的“色绿如蓝,温润而泽”,“背螭钮五盘”的玉印,经翰林学士蔡京等13名官员“考证”,认定是“真秦制传国玺”的玉印。然而,据后世人考证,这是蔡京等人为欺骗皇帝玩的把戏。

明弘治十三年(1500),户县毛志学在泥河里得玉玺,由陕西巡抚熊羽中呈献孝宗皇帝。相传元末由元顺帝带入沙漠的传国玺,曾被后金太宗皇太极访得,皇太极因而改国号“金”为“清”。清初故宫藏玉玺39方,其中被称为传国玉玺者,却被乾隆皇帝看作赝品,可见传国玉玺的真真假假实难确定。

又据说真正的传国玉玺在明灭元时被元将带到了漠北。明朝初,明太祖派徐达到漠北,追击蒙古朝廷,以期得到传国玺,这是历史上最后有关传国玉玺的记载,但明太祖最终还是空手而归。

塞外彩色陶罐来自何方

在乌鲁木齐南郊乌拉泊水库旁的一座古墓里,曾出土了一件彩色单耳小陶罐。

这个陶罐高14.8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5.5厘米,敞口短颈,鼓腹圆底,在颈腹间还有一宽带状的单耳。陶罐为手制,外涂一层土红色的陶衣,陶衣上通体涂绘暗红色的花纹。陶罐颈部是上下两排三角形花纹,腹部为上下两个三角形花纹演变而成的勾连的涡卷纹,耳柄上绘有斜纹方格网状纹,口沿内壁还绘一圈带纹。整个陶罐制作精巧,色泽艳丽,纹饰醒目,是一件美丽的原始艺术品。

令人惊异的是,在哈密哈拉墩地区和乌鲁木齐南山阿拉沟地区的古墓中,也发现了同样的陶罐。于是人们不禁要问,这是古代哪个民族创造的艺术品?陶器上彩绘三角纹、涡卷纹的花纹表现了什么?这些问题至今还不得其解。但在专家学者长期的研究中人们发现,这些彩色的陶罐应该与中原文化有着一定关系。

其实,新疆地区在很早以前就跟中原王朝有联系了。

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和《穆天子传》中有记载,说周穆王曾西巡昆仑,会见西王母。这个故事应该是中原王朝与当时的新疆地区有接触的最早记录。新疆境内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陶器,其中不少彩陶的图案纹饰与中原内地同期出土的陶器图案纹饰相同或相近似。距今3000年前,新疆出土的彩陶三角形纹、涡纹、弦纹的绘制和诸如陶豆一类器形,说明甘肃和内地彩陶艺术已影响到新疆彩陶文化的发展。

两汉时,汉武帝统一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于是东西方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促使西域文化空前繁荣发展。在尼雅遗址出土的锦被上写有“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的小篆汉字和纹样,出土的锦袋上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篆书文字。这些文物都揭示了汉、晋时期尼雅与中原王朝密切的政治和经济关系。

唐代时,岑参、骆宾王、洪亮吉等诗人都曾写过脍炙人口、久传不衰的“边塞诗”,说明当时的文学之士也已经开始与西域有所联系。

到清代,清王朝对新疆进行统一,大批内地汉族军民进入新疆北路屯戍落户,在乌鲁木齐巴里坤、奇台一带,汉族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体。纪晓岚、林则徐、戴澜、刘锷等都曾被谪来疆,在新疆还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

由此看来,塞外彩色陶罐很有可能是在中原文化、内地彩陶艺术的影响下制作出来的。

汉代帝王为什么要穿金缕玉衣下葬

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所谓“珠襦玉匣”,就是金缕玉衣。因身份地位的不同,金缕玉衣连缀玉片所用缕丝的材质也有金缕、银缕、铜缕和丝缕的差别。由于金缕玉衣象征着帝王、贵族的身份,所以对其制作工艺的要求非常严格。

汉代的统治者还设立了专门从事玉衣制作的“东园”。制作玉衣时,所用的玉料要经过开料、锯片、磨光及钻孔等程序,再把玉片按照人体的不同部分设计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状,有正方形、长方形、半月形、三角形等,大的有9平方厘米,小的还不到1平方厘米。然后用金线穿过这些玉片四角的小孔,将所有玉片连缀在一起。按照2000多年前的生产力水平,制作一件中等型号的玉衣所需的费用相当于当时一百户中等人家的家产总和。就拿满城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来说,刘胜玉衣全长1.88米,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1100克;窦绾玉衣比较短小,也用了2160片玉片,金丝700克。刘胜的一件玉衣,就是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的,所费的人力和物力是十分惊人的。

那么,汉代的人为什么如此重视以玉衣做殓服呢?原来历代帝王都渴望长生不老、灵魂不灭,这是他们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帝王们生前就费尽心机寻找长生不老药,或者命人炼制丹丸用以养生。即使死了,他们也不放弃这种求生的欲望,希望继续维持死前的生活。依古人的观点,人死之后会魂魄分离,魂气升天,形魄归地。而怎样才能使魂气升天,又要形魄不腐呢?只有用玉。他们认为玉石是天地之精,有防腐功能,能使尸体不朽,玉塞九窍,可以使人气长存。

其实,用玉殓葬的做法早在四千年前就出现了。到西周时期,丧葬用玉才形成制度,出现了放入死者口中的玉含、握在手中的玉握和盖在脸上的玉覆面等。所谓玉覆面也叫“面幕”,即用玉石制成人的眉、眼、耳、鼻等部位,并将其缀在一块布上。东周时期,开始在死者穿的衣服上缀一些玉,这就是玉衣的雏形。但是,帝王和权贵们过度迷信玉的防腐作用,他们死后除了身穿玉衣外,还要在胸部和背部放置几块玉璧,并且搭配有用玉做成的眼盖、鼻塞、耳塞、口含,以及罩生殖器的小盒和肛门塞,即所谓的“玉塞九窍”。其中最讲究的是做口含用的玉蝉,古人认为蝉只饮露水而不吃东西,是一种清高狷洁的昆虫。口含玉蝉寓意着灵魂离开尸体,正如蝉从壳中蜕变出来时一样。也有学者认为,汉人用玉蝉做口含,是从蝉蜕转生而领悟再生,希望死者只是暂时死去,还能够复活和再生。但是,美好的不朽之梦并没有因为有玉覆体而实现,无论帝王还是贵族,他们的尸体都没能敌得过岁月的侵蚀,最后都腐烂成了一堆白骨。

由于金缕玉衣价格昂贵,汉代帝陵比其他时代的皇陵招来了更多的盗墓贼,帝王贵族不但达不到尸体不腐的目的,就连骨架都被人焚为灰烬。直到公元222年,魏文帝曹丕做了魏国的皇帝,他认为使用玉衣是“愚俗所为也”,于是下令废除了以玉衣随葬的制度,有关金缕玉衣的历史才算是结束了。

汉代灯具如何体现环保意识

灯具是我国古代的照明器具。其形状为下有座,中有柄,上用金属圆盘或小瓷碗燃以膏油。

汉代的灯具,是对秦以前灯具的继承和创新。从形式上说,有座灯、吊灯、多枝灯等;从质地上说,有陶灯、青铜灯、铁灯、玉灯和石灯,其中以青铜灯具最为多姿多彩;从造型上说,有人物形象、动物形象、器物形象等。

两汉的灯具不仅外观好看,种类繁多,而且在设计之中加入了环保的意识,体现了科学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显示了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

在当时,灯具的燃料主要是动物油脂,虽然实现了照明功能,但有一些没有完全燃烧的炭粒和燃烧后留下的灰,造成室内烟雾弥漫,污染了室内的空气和环境。因此汉代的座灯大多设计有导烟管,并在灯体内贮入清水。当灯燃烧时,烟尘通过导烟管溶入体腔内的清水从而实现了环保功能。大部分象形灯具都用身体中的某一部分作为导烟管,如人的手臂,牛的双角,凤、雁、鹅的颈部等。

储水滤烟环保灯具是我国汉代灯具在功能方面最先进的发明创造。而西方油灯直到15世纪才由意大利的达·芬奇发明出铁皮导烟灯罩,可见汉代灯具设计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在世界灯具史上的地位。这类富有环保意识的灯具在考古工作中连接不断地被发现,而且分布的地域由北到南,由东到西,十分广阔。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妻子窦绾的墓葬中发掘出一盏长信宫灯。长信宫灯就是一项防治灯具污染环境的巧妙发明。这盏灯具的造型是一个双膝跪地的宫女,左手托着灯座,右手伸入灯罩。灯具通高48厘米,通体鎏金,至今仍然灿烂发光。这盏灯具设计、制作都非常精美灵巧,它的灯盘、灯座和执灯宫女的右臂、头部,都可以拆卸,灯盘中心有一根钎,是用来插蜡烛的。灯罩和灯盘能够随意开合,这样就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随时调节烛光照射的亮度和角度。宫女的右臂实际上是烟道,它与宫女的身体连通,双膝跪地的宫女下部底层设水盘,这样,灯烟通过宫女右臂、身体、进入底层水盘,经过滤以后,去掉灯烟中的尘埃和异味,排出的是比较干净的烟,从而减轻了灯烟对室内环境的污染,避免房屋墙壁,室内器物被熏黑。

与长信宫灯类似的汉代灯具,在考古工作中陆续有所发现。1980年5月,在江苏邗江甘泉山出土了东汉错银饰铜牛灯。该灯通高46.2厘米,灯盏承接在牛背中的圆形座基上,牛头顶部有烟筒直上而后弯曲与灯罩相接,牛腹是空的,可以储水然后过滤烟尘。

1985年,在山西省平朔县出土了西汉雁鱼铜灯。该灯通高53厘米,整体造型为一只回首衔鱼的鸿雁,雁颈与灯体以子母口相接,鱼身、雁颈、腹腔中空并相通,雁腹中空可储水,灯盘为圆形直壁,鱼腹下为圆形覆口与灯盘相对应。灯盘所附短柄可自由转动,以控制两片弧形屏板灯罩的左右开合,这样既能挡风,又可调节灯光亮度。鱼鳞和雁翅部位铸有精细的纹理,铜灯上遍施华美的彩绘,红、绿、蓝、白的装点让静止的灯具鲜活灵动起来。灯火点燃时,烟雾通过鱼和雁颈导入雁腹体内,雁腹中有水,可以过滤烟气,防止油烟污染空气。这种带烟管与销烟功能的灯具有如此优越的功能,使之在当时风靡一时。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利用清水净化灯烟尘埃的科学思想在西汉时期已经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而且非常盛行,已经成为当时的一种风尚。环保灯具虽小,但它体现出来的环保意识却是很珍贵的。

千年古莲种子为何仍能发芽

20世纪50年代初,在我国辽宁省新金县西泡子的洼地当中,科学家在泥炭层中采集出了一些古莲子,这些古莲子外壳坚硬,犹如小石子,但是在科学家的努力下,这些“小石子”却焕发了新的生命,长出了嫩芽;1970年代中期,我国科学家在同一地区又发掘到了古莲子。后经培育也成功发芽。

经仪器测定,这些采集到的古莲子的寿命约在830~1250岁之间,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寿命最长的种子。这个现象令科学家惊奇不已,因为普通的花籽的存活期一般只有几年时间,而这些古莲子寿命却在千百年间,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古莲子竟还能发芽。这是怎么回事呢?

美国洛杉矶大学的植物学家申女士对此做了多年的研究,她将两颗寿命在500年的古莲种子放在实验室里培育,结果其中一颗成功发芽,但是遗憾的是,3个月后这颗芽却死了。三年后,这位华裔科学家又进行了一次实验,这次实验取得了成功,实验用的两颗古莲种子都发了芽。这两颗种子的寿命分别是408年和466年。

但是很快,申女士又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古莲种子成功发芽,但是它们的形态与现代莲花非常不同,可能无法适应现代的环境。这位科学家认为,古莲能如此长寿,可能与土壤的辐射有关。她的同事盖曼·哈伯特在研究中发现,古莲种子依附的土壤存在着轻微的辐射,虽然其强度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但是历经千年,它所产生的效果依旧是惊人的,而正是这种辐射,保证了古莲种子能够存活到今天。

然而也有科学家不认同这种观点,他们更多相信,这与古莲种子所身处的环境有关。古莲种子一般埋于60厘米的泥炭层中,吸水防潮性能良好的泥炭给古莲种子创造了一个完全密闭的环境,使得这些种子保存了自身的生命力。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古莲种子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如此长的寿命。莲子的外壳坚硬密闭,就像一间不通风的木屋,将种子牢牢裹挟在里面,这种特殊的构造使得外面水汽无法渗入,同时,也阻止了内部水汽的散发,这就使种子内部的生命运动处于极为微弱的状态,如同狗熊冬眠,收拢了力气,等到合宜的状态就会重燃生命之光。

古莲种子如此长的寿命到底是源于怎样一个原因,研究者众说纷纭,也许只有当科学家给出一致的回答后,人们才能够知晓其中的奥秘。

丹丹乌里克古壁画揭秘千年前于阗生活

在新疆和田市东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玉龙喀什河畔,有一座重要的佛教遗址叫作丹丹乌里克。

丹丹乌里克在唐朝的时候又被称为梁榭城,属于当时的于阗国。西传的印度文化、当地的本土文化和中原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文化风格,成为一个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20世纪初,英国考古探险家斯坦因首先发现了它,但是在此之后丹丹乌里克又突然消失了。直到20世纪末,新疆文物考古工作者才再次发现了隐匿近百年的丹丹乌里克遗址。

人们在丹丹乌里克遗址发现了许多古代的文书、钱币、雕刻、绘画等文物,其中有几幅珍贵的唐代木版画和壁画,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这就是《鼠神图》《传丝公主》和《龙女图》。

这些绘画所描述的内容与唐代高僧玄奘所写的《大唐西域记》中的记载几乎完全一致,这让人们十分惊奇。人们或许认为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是胡编乱造的,但是这些沉寂了千年的古画,让人不得不相信那些神话传说的真实性。

《鼠神图》上画着一个鼠头半身人像,头戴王冠,背有椭圆形光环,坐在两个侍者之间。而在《大唐西域记》中就有一则神话故事《鼠壤坟传说》。

传说于阗国都西郊有一座沙包,被人称作鼠壤坟,当地居民说此处有大如刺猬的老鼠,其中有毛呈金银色彩的巨鼠为群鼠首领。有次匈奴数十万大军侵犯于阗,就在鼠壤坟旁屯军驻扎,当时于阗国王只有数万兵力,难以抵挡匈奴大军。于阗国王虽然知道沙漠中有神鼠,但从来都没有祭拜过,如今大敌当前,君臣惊恐不知所措,于是于阗国王就摆设祭品,焚香求救于神鼠。是夜,国王果然梦见一大鼠,愿意助他一臂之力。于是第二天交战的时候发现——匈奴兵的弓弦、马鞍、军服等都不知在什么时候被老鼠给咬破了,这样一来,于阗军大胜。为了感谢神鼠,国王就下令建造了神祠来供奉它。或许木版画上的那只威风凛凛的老鼠就是鼠王吧。

《传丝公主》木版画上画的是一个古代贵妇。她戴着高高的帽子,帽子里似乎还藏着什么东西,在她的两边都跪着侍女,左边的侍女正在用左手指着贵妇的帽子。这幅画的一端有一个篮子,装着满满的葡萄之类的东西;另一端是一个多面形的物体。那么究竟画中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又有什么样的含义呢?

研究者根据《大唐西域记》中的故事,发现画中的贵妇是将蚕桑业介绍到于阗的第一个人,本来这个贵妇是唐代的公主,后来被皇帝许配给于阗王。当时于阗国并没有蚕丝,于是国王恳求公主能将蚕种带过来,可是当时的唐朝是严禁蚕种出口的,于是聪明的公主将蚕种藏于帽内,顺利出关了。因此,画中篮子里装的根本就不是葡萄,应该是蚕茧,而另一端的多面形的物体应该就是纺车了。

《龙女图》上描绘的是一个头梳高髻的裸女,佩戴项圈、臂钏、手镯,站在莲花池中,左手抚乳右手置腹,扭腰出胯呈三道弯姿势,欣喜而又羞涩的回首俯视脚下的男童。男童也赤身裸体,双手抱住裸女的腿,仰望着她。那么,这幅画又是什么意思呢?细读《大唐西域记》,你会发现这与其中的故事《龙女索夫》惊人地吻合。

传说于阗城东南方有一条大河,用以灌溉于阗国无数的农田,可是不知什么原因,河水突然断流了。当地的百姓听说这件事情与河中住着的龙有关,于是就请求于阗国王在河边建一座祠庙进行祭祀。果然,在进行祭祀的时候,河里出现了一个龙女,她说自己的丈夫去世了,如今自己无依无靠,希望国王能给她找个丈夫,如果满足了她的条件,水流就会恢复如常,于是国王挑选了一个臣子,穿着白衣骑着白马跃入河中。从此,河水就再也没有断流过。根据佛教绘画中神大人小的处理方式,画中的裸女应该就是龙女,而那个男童就应该是她的新婚丈夫。

但是对于这样的解释,有些专家学者还是提出了异议。认为这些木版画和壁画是佛教绘画,应该从佛教故事中寻找来源,而不是当时的世俗生活。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如何,丹丹乌里克发现的绘画作品,为人们打开了古代于阗社会生活的一幅幅画卷,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艺术本身的价值。

乾陵为何坚固到四十万人都挖不动

皇帝的陵墓因为总是有许多贵重的陪葬品,许多盗墓者就觊觎里面的财宝,多次对皇陵进行挖掘破坏。历史上许多宏伟的皇陵都是在盗墓者的挖掘下遭到洗劫,无法完整地保存下来。在众多遭窃的皇陵中,唯独有一座皇陵,历经千年,仍旧完好无损,这就是武则天的“万年寿域”——乾陵。她的陵墓被刀剑劈砍过,被大炮机枪扫射过,但都没有被打开。

千年过去,汉武帝的茂陵被搬空了,唐太宗的昭陵被打开了,康熙皇帝的骨头都凑不齐了,唯独武则天的乾陵独善其身。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位于陕西省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这项工程历时23年完成。

梁山如同一位女性的躯体仰卧大地,风水先生认为此地有利于女主,所以女皇武则天将梁山选作了自己和其夫唐高宗百年后的“万年寿域”。在梁山上修建乾陵的时候,正逢盛唐,国力雄厚,所以,武则天对乾陵的修建更是不惜血本,乾陵的建筑规模宏大,造型富丽,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

这座陵寝仿造当时的长安城格局,将其分为南北主轴线,分别长为4公里、9公里,并且布局划分了皇城、宫城和外郭城三部分,这在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龙盘凤翥”的基础上,更加发展与完善了。根据后来的文物工作者的探测与研究,认为在唐高宗与武则天的乾陵中,所陪葬的宝物至少有五百吨。

在乾陵前后通道的两侧,各有四间石洞,石洞内装满了当时唐朝最值钱的奇珍异宝,不但摆满了各种金银祭器,还珍藏着一件顶尖级国宝《兰亭序》,武则天让这件宝物随着自己长埋于地下数千年。因为乾陵中有着如此丰厚的宝藏,自然是吸引了无数的盗墓者、匪军,甚至是起义军,这些人纷纷想尽办法,想要撬开乾陵。可以说从武则天躺入陵墓的那一刻,梁山上便再也没有安宁之日了。

第一个来打乾陵主意的便是唐末造反大军领袖黄巢。黄巢领着60万部众攻入长安后,先是烧杀抢掠了一番,便前往梁山西侧,因为有人告诉过他,在梁山西侧黄土地下埋藏着大量碎石。这个消息无疑透露出了进入乾陵的入口很可能就在那里。

黄巢带领了4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跑到梁山西侧开始挖掘,他们利用铁锹锄头等工具,几乎将半座梁山都铲平了,但就是找不到乾陵的入口,最后唐军反扑,黄巢迫于压力,不得已撤离了梁山,却留下一个40米深的“黄巢沟”。其实黄巢不知道自己是挖错了方向,唐朝皇帝故意将修建陵墓产生的碎石放在了远离墓口的位置,为的就是保护自己的皇陵不被后世偷盗。

五代时,耀州节度使温韬也打过乾陵的主意,他带领数万人马前去挖掘,但几次挖掘的过程中都遭遇了风雨,在当时的迷信思想作祟下,他只得作罢。

一直到民国时期,国民党将军孙连仲也看上了这座陵墓,他率领一个现代化整编师,带着机枪大炮前往梁山,想要学着孙殿英炸慈禧和乾隆墓的样子,将乾陵炸开。但令他想不到的是,当墓道刚被炸开一点的时候,顿时天气大变,刮起了大风,飞沙走石,几个士兵被石头撞击,当下便吐血身亡。

就这样,乾陵在千百年的历史中,一直完整无损,前后数十万大军都前来挖陵墓,却都是无功而返。乾陵的入口早已成为一个谜,一直到1960年的时候,几个农民无意中发现了乾陵墓的真正入口,后来,陕西省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在当年的4月3日正式开始挖掘乾陵。

整个挖掘记录显示,乾陵的通道其实是在梁山主峰东南半山腰部,是由堑壕和石洞两部分组成。整个堑壕深17米,而且墓地里的墓道呈现出斜坡状,道路曲折叠加,粗略统计了一下,墓道共用了石条约8000块,石条之间使用铁栓板拉固,再用锡铁汁灌注,令其与石条融为一体。

当日的考古工作者根据墓道内的情况与《旧唐书·严善思传》所记载的文献相对照,“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发现相吻合,便断定乾陵不曾被盗墓成功。

乾陵成了唯一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墓,是武则天所选的陵寝风水好,还是另有隐情?个中原因使乾陵的完好成为一个历史死结,还未被后人探得真伪虚实。

敦煌莫高窟为什么选址荒漠中的鸣沙山

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拥有世界艺术史上璀璨的明珠“莫高窟”。莫高窟有精美的佛教壁画4.5万平方米和典雅的佛教雕塑2415尊,俗称“千佛洞”,有“东方卢浮宫”的美誉。

敦煌莫高窟并不是在一个时代集中修建的,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后来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多个朝代的建设,形成了今天的规模。莫高窟南北长约1600多米,洞穴上下排列多达五层,如蜂房般鳞次栉比,非常壮观。莫高窟还有藏经洞,整理出了五万多件古代文物。近代才出现的学科——敦煌学,就是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

莫高窟开凿在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一个艺术的明珠,文化的宝库,为什么不建在人流密集的地区或者交通要道,而要建在偏僻荒凉的戈壁荒漠?最流行的说法是圣地异象说。

前秦苻坚建元二年(366)的一个黄昏,沙门乐尊者游历经过鸣沙山,发现眼前出现了壮丽恢宏的景观:整个鸣沙山被金光笼罩,仿若有千万尊金佛在光线中现出身形。尊者赞叹不已,虔诚地下跪祈祷。尊者认为,这是一块神圣的土地,于是他在此地主持开凿了第一个洞穴。在随后的岁月中,尤其是古“丝绸之路”开通之后,敦煌逐渐成为重要的贸易中转站,各国商贾云集至此。商人出门在外,求财、求平安,佛教得以盛行。有钱的商贾巨富纷纷出资开凿石窟,莫高窟佛教文化石窟群日益壮大。在唐代鼎盛时,形成了“千窟争荣”的繁盛之势。

莫高窟是否真的是因为出现了圣地异象才选址于此,我们不得而知。据专家分析,莫高窟选在如此偏僻之地是很有科学道理的。

敦煌四周为荒漠戈壁,风沙很大,雕刻的洞窟很容易被风沙侵蚀。鸣沙山是沙砾岩,质地坚硬,耐腐性强。洞窟坐西朝东,与三危山隔河相望。夏季风从东方吹来,三危山成为天然屏障为莫高窟遮挡风沙。冬天,风沙从洞窟背面的西方袭来,吹过窟顶呈45度角吹下,风沙不会灌入洞窟。在整个敦煌戈壁能找到这样一个“安全区域”是很难得的。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莫高窟经过千年风霜洗礼,依然保存了大量壁画与雕塑。这是文化留存之幸,是劳动人民智慧的辉煌闪光。

莫高窟选址鸣沙山,也是与其佛教文化背景分不开的。佛教讲求脱离尘世生活,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鸣沙山因为有宕泉河的滋润,是一块沙漠绿洲。绿树掩映着莫高窟,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风沙的侵蚀,也阻挡了阳光对洞窟的照射。这里作为佛教圣地,环境清幽,飘逸着灵性的气息。

揭秘南宋沉船“南海一号”的重重迷雾

1987年,广州救捞局和英国某潜水打捞公司,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了一艘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这就是“南海一号”沉船。

“南海一号”是尖头船,整艘船长30.4米、宽9.8米,船身(不算桅杆)高8米,排水量估计可达600吨,载重可能近800吨。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也是唯一能见证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沉船。

沉船中已出土文物十分丰富,主要以瓷器为主,还包括金器、银器、锡器、铁器、铜钱、漆器、动物骨骼、植物果实等。瓷器造型独特、工艺精美,绝大多数完好无损,为研究宋朝瓷器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发现的铜钱近万枚,最早的为东汉的“货泉”,最晚的年号是南宋“绍兴元宝”。金饰品中有镶嵌珍珠的金戒指,非常精美。

如此丰富的货物加之专家对船头位置的推测,觉得这艘沉船应当是从中国驶出,赴印度等东南亚地区或中东地区进行海外贸易的商船。令人惊奇的是,这艘沉没海底近千年的古船,船体保存相当完好,船体的木质仍坚硬如新,敲起来当当作响,不仅如此,沉船还有其他的神秘之处,而这些也引起了人们对它的广泛关注。

1.船主的身份?“南海一号”中保存下来的文物十分丰富,精美绝伦的瓷器、金器、银器、锡器、铁器、铜钱、漆器、动物骨骼、植物果实等。这些都不是一般的商船能够承载的,而且从沉船本身的宏大规模来看,推测船主可能非常富裕,加上发现出土的金手镯、金腰带、金戒指等黄金首饰比较粗大,推测这个人有可能是一名身材魁梧、体型高大的富商。

2.“南海一号”始发地为何处?有人认为是广东,也有人认为是福建,福建一说较被人们接受,因为从出水文物来看,大多是江西和福建的瓷器。史料中曾有记载,在宋代广东港的船少有向北航行的,多发自泉州及以北港口,而江西景德镇位于福建的西北方,广东船逆流而上去装运货物的可能性较小,所以“南海一号”发自广州的可能性不大,而从福建泉州等地区发船的可能性却很大。

3.“南海一号”是否因超载而沉船?欧洲有两条著名的军舰,一条是瑞典的“瓦沙号”,另一条是英国的“玛丽·罗斯号”,他们都是因为加装了大炮而造成船身载重量过大,才沉没海底的。因此有人猜测“南海一号”船上有如此之多的商货,是否也是因为超载而沉没的呢?但是目前还没有找到能够作为依据的佐证。

4.船上人员是否逃生?从“南海一号”文物的打捞结果看,目前还没有发现古人骸骨。但有专家推测,由于“南海一号”上出水的腰带、戒指、手镯等金器多为饰品,且数量少,应该不会是远洋货物,极有可能是船上的富商所佩戴。按照这样的推断,“南海一号”沉没时,船上的富商如果可以及时逃离,应该不会将随身所戴的金手镯、金腰带、金戒指全部抛掉再逃生,所以有可能是船主人与“南海一号”一起葬身于大海之中。

5.“南海一号”为何能够长存水下800年而不腐?有学者认为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南海一号”所沉没的水下环境氧浓度低,沉船位于海面下20米深处,被2米多厚的淤泥覆盖,从而使船体与外界隔绝,避免了氧化破坏。专家们在对沉船周围淤泥进行研究时发现,淤泥内有很多生物,但没有存活的,这说明船体周围是一个厌氧状况非常好的环境;二是“南海一号”船身材质不易腐烂。沉船所使用的材质是松木,根据民间说法“水泡千年松,风吹万年杉”,这表明松木是抗浸泡比较好的造船材料。

“南海一号”是国内目前唯一能见证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沉船,它被发现的意义不仅在于找到了一船数以万计的稀世珍宝,还蕴藏着超乎想象的信息和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专家学者们通过对这些水下文物资源的勘探和发掘,不仅可以复原和填补“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空白,甚至还可能会促使“海上丝绸之路学”的兴起。

西夏王陵为何被称为“东方金字塔”

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位于银川市以西约4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陵区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10公里,总面积近50平方公里。陵区内共有9座帝陵,约250座陪葬墓。这片陵区地阔野平,居高俯视,可以看到银川平原,极目远眺,可以看到滚滚黄河。

研究者通过科学复原发现,西夏王陵应是由一座中为夯土,外面砖木结构檐梁的八面七层的巨塔,辅之以角台、碑亭、神墙、月城、献殿、陵台等附设建筑所构成的宏大、壮丽的一代帝王陵园。但是,现在陵园内的地面建筑已经荡然无存了,那些矗立在贺兰山下的巨冢,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西夏王朝昔日的辉煌与不幸。

西夏王朝是以党项民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隋代以前,善于游牧的党项人开始崛起。不久,他们便南征北战,占据了今四川、甘肃、青海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到了宋代,党项人与宋、辽展开较量。1032年,党项首领李元昊登基称帝。从此,西夏开始了近200年的灿烂历史。

从李元昊建国开始,西夏共出现了十位皇帝。到了13世纪初,强劲的蒙古军队打败了西夏,于是西夏王国就这样永远淹没于滔滔的历史长河之中。

在宋人眼里,西夏是“叛臣逆子”,所以《宋史》不载;而在元人眼中,西夏有“弑祖之仇”,于是《元史》亦不载。在两边都不承认的情况下,西夏王朝就成了一个历史之谜。

其实受汉文化的影响,西夏有自己的方块文字和历法,还有一套完整的政治和宗教体系。近年来西夏文字也屡有出土,但是,完全解读破译西夏文还很难做到,所以这一西夏文化的载体,还不能告诉我们有关于这段历史更多的信息。然而当西夏王陵被发掘出来之后,虽然它本身有许多未解之谜,但这让人们对了解西夏的历史又有了信心。

西夏王陵对人们来说是神秘的,主要表现在至今没有人能破解其建筑形式和文化内涵的谜团。由于缺乏文献记载,现在考古学家还难以确定陵区每座陵墓的主人是谁,西夏陵区的每一座帝陵,都是由宫城和其他附属建筑组成的独立完整的建筑群体。它们均坐北朝南,基本结构大体相同。如果从陵园宫城的墙垣形制考察,其平面结构像一个倒置的“凸”字。

西夏陵园内最为高大醒目的建筑,是一座残高23米的夯土堆,状如窝头,仔细观察,其为八角,上有层层残瓦堆砌,多为五层。于是有学者认定,这在未被破坏前是一座八角五层的实心密檐塔,于是便有了“陵塔”之说。但陵园之内为何会有塔式建筑,其功能作用又如何,目前还少有人能说清楚。至于这座“陵塔”又为什么要建在陵园的西北隅,学术界的说法也莫衷一是。

自20世纪70年代初西夏王陵被发现以来,它一直在人们心中保持着神秘感。后来,专家们绘制了一个关于西夏王陵的精确坐标图,人们惊讶地发现,九座帝王墓组成的正是一个北斗星的图案,而它的陪葬墓也都是按各种星象的布局来设计的,这更增添了西夏王陵的神秘色彩。

西夏王陵无处不透露着神秘的色彩,但人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方金字塔”之谜必将被破译,而当年突然湮灭的西夏文明也必将重见天日。

护珠斜塔不倒的玄机何在

在我国上海松江的天马山有一座护珠塔,这座塔建于宋代,至今已经有千年历史,但令人觉得神奇的是,它是一座斜塔,而且较之比萨斜塔的斜度还要大。

那么这座塔是从何时开始倾斜的?为什么至今没有倒塌?有人说这座塔里藏有宝贝,由于不断有人来此挖宝,所以致使塔身倾斜;也有人说是一场天火把塔烧斜的,那么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松江博物馆收藏的《干山志》中有明确记载,这座塔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建塔人叫周文达,因为他征战有功,高宗就赏赐给他两件宝贝,一件是打仗用的银色盔甲,另外一件是五色舍利子。周文达得到宝贝之后,很是高兴,但又怕别人觊觎,于是决定把这两件宝贝供藏起来,选来选去终于决定把宝贝藏在自己的老家松江天马山。周文达回到家乡之后,便在山上建了一座家庙,把银盔甲供在家庙里,然后又在山上建了一座塔,专门保藏舍利子,此塔遂取名为护珠塔。

若果真如此,护珠塔修建的时候是不可能斜的,因为出于对皇家赏赐的尊重,周文达不可能建一座斜塔。有学者为此还找到了佐证,找到了一幅明代描绘天马山风景的古画,从画中可以看出,护珠塔的形象是垂直耸立在山间的,这说明护珠塔至少在明代时并不倾斜,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护珠塔倾斜至此了呢?

传说几百年前一个漆黑的夜晚,几个神秘人来到护珠塔脚下,他们用镐在塔底刨个不停,一阵忙碌后,就将护珠塔的镇塔之宝给挖走了,于是护珠塔就倾斜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人们听说塔里埋藏了舍利子便慕名前来朝圣,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香火非常旺。到了乾隆年间,朝拜时焰火掉在塔心里,造成了火灾,于是护珠塔就摇摇欲坠了。

传说虽如此,但是人们却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事,塔身并没有向破损的西北洞口方向倾斜,而是向相反的东南方向倾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对此,早年参与护珠塔保护工作的中国著名古建筑专家杨家佑给出了答案:塔建在一个山坡上,从土层来讲,东南土深一点,西北土浅一点,那么它的基础是一边硬一边软,这就是塔倾斜的最主要原因。另外,乾隆时期的那场大火对塔身破坏比较严重,也进一步加剧了塔身的倾斜。

虽然护珠塔倾斜的真正原因被找到了,但这座斜塔会不会突然倒塌呢?

建筑力学专家认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高54米,全都用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按理说,比萨斜塔很容易倒塌,但从一开始建造时,就采取了各种保护措施,因此一直到现在仍保持斜而不倒的姿态。而护珠塔的倾斜角度要比比萨斜塔大很多,以前也从没进行过任何保护措施,还经历了各种天灾人祸的威胁,从这点上看,护珠塔能够到现在还倾而不倒,也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奇迹。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护珠塔倾而不倒?

对此,建筑专家给出了答案,这应该与塔的建筑材料有很大关系,护珠塔的材料是混凝土结构,古代建筑用很黏稠的米烧成粥,打成浆,和石灰、沙子拌在一起,这样的材料很坚固,接近于现在的钢筋混凝土。

除了建筑材料外,护珠塔的建筑结构也很特殊,护珠塔的塔身是一个八角形结构,塔门的设计是每隔一个面开一个门,而且每层的门都没有开在同一个方向的墙面上,这样就使没开门的墙面像四条腿一样支撑着每一层塔身,每层墙面之间既相连又不承受上一层的压力,使塔身受力十分均匀,又因为牢固的石灰糯米等材料,即使遇上较强的台风、地震,某些墙面断裂,塔身也不会轻易倒塌,虽然因为地层原因,护珠塔发生倾斜,但依旧可以保持塔身斜而不倒的姿态。

武夷山千年悬棺如何“悬”上绝壁

在我国福建省武夷山九曲溪两岸的山崖峭壁上,有十余处古老的悬棺遗迹。

同天葬、水葬一样,悬棺葬是一种古老的丧葬形式。葬址一般选择在临江面水的高崖绝壁上,棺木被放置在距水面数十至数百米的洞穴中,有些则是直接放在悬空的木桩上面。经过碳14测定,棺木年代最古老的距今已有3000多年。

武夷山有“悬棺数千”,那么人们为什么要把先人的棺椁高放在悬崖绝壁之上?有人认为这是为了表达后人对死者的虔敬,如五溪蛮:“弥高者以为至孝”。放置得越高就越吉利、越吉祥;有的认为是部落酋长为了显示身份、显示势力、显示自身的与众不同的一种方式,其中也有子民们臣服的意识;有人以为这是为了保护尊者的遗体不受野兽的侵扰,以保佑亡灵平安无恙,从而更好地庇佑后人;有人以为这是古人山岳崇拜意识的体现,是为了使亡者的灵魂更便捷地升入天国。

最近又有人提出一观点,认为当时的九曲溪一带水位比较高,古人将死者放入木棺船中,让其在水中漂浮,然后直接划进石缝里的。明代文人张于垒曾提出:“当是尔时溪流浩荡与峰等,船搁石隙,及蓬莱清浅,顿尔相失……”即认为当时的武夷精舍处于水泽之中。可是根据地质研究,这种地貌变化的过程至少要千百万年,又怎么能在三四千年内完成?

不管后人怎样猜测,在学术界没有定论前,这还是个令人绞尽脑汁的难解之谜。

那么,重达数百公斤的棺木是如何安放在悬空的绝壁上的?

有人根据明代的记载,加上棺木棺盖首尾两端凿有穿绳用的方孔,提出可能是从岩顶将棺木悬吊垂下至洞穴,将棺柩移入的。如唐以前的五溪蛮,于“临江高山半肋,凿龛以葬之,自山上悬索下柩”。但三四千年前,人类还未发明使用辘轳等机械,船棺长就有近五米,形体巨大,难以控制,有的岩石突出,可能会将船棺撞毁,而且有的山峰根本就无法攀登。

是否可能架栈道将船棺移入?武夷山自古就有许多飞阁栈道的记载,虽然架设栈道的工程量浩大,但武夷悬崖多是单独成峰,突兀峭拔,无缓坡可供架设。有人发现在某些峭壁间似有插孔为栈的痕迹,但考古工作者利用现代化工具在白岩考察二号船棺时,曾仔细观察过,在丰上敛下的白岩峭壁间并无栈道痕迹。

是否可能用搭设台架的方法升置船棺?在广西有这样的例子:“土酋威尊无上,殚民之力,筑土为台,运棺其中,事后台卸土撤,而棺乃独立岩际。”姑且不论搭设三五十米的台架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而四曲大藏峰之金鸡洞,下临40米的巨潭,水流萦回,台架又何处可搭呢?

也有人提出可能使用提升式的方法。曾经有研究者在贵溪尝试过用这种方法吊装船棺,却也不得不使用机械,甚至还使用了润滑油,才终于完成这个试验。他们是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科技条件为基础设计,如果由此推前一千多年呢?而且,一般来说,山顶到山谷底常有一二百米之高,依当时的技术条件,在复杂的峰岩洞壑中,仅用绳子牵拽,是无法完成船棺安置的。

有人又在此基础上提出,是否可能让人先进入洞中,然后再由数人合力设法将船棺拉进洞?这相比与提升式,大约可减少一半的距离,就操纵来说,也便捷多了。但是武夷的山洞,小得仅只能容一具船棺而已,有的甚至只能容下半个——剩下的半个常常悬在半空,这样的洞穴能容几个人?一两个人能将这庞然大物提升几十米而移入洞穴中?

对于棺木是如何被放置在悬崖绝壁上这个问题,人们各抒己见,至今还在力图互相说服。而四千年前的武夷族先人早已悄悄把仙舟高放在悬崖峭壁之上了,留下这个令一代又一代后人绞尽脑汁的难解之谜。

小雁塔为何乍分乍合

去西安旅游,必去之地是小雁塔。小雁塔位于西安城南,在原唐城内安仁坊所在地的荐福寺内。

这座塔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远远望去非常宏伟,造型秀丽。小雁塔最初建造时有15层,现在有13层,高45米,采用密瞻式砖结构建筑。细心的游客会发现,小雁塔底层北门楣有明嘉靖三十年“三鹤刻石”的刻石题字,上面记述了非常神秘的事件:“荐福寺塔肇自唐,历宋、元两代,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雁塔晨钟尺许,明澈如窗户,行人往往见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合比之者……”

根据这段石刻记载,小雁塔曾经在长安城的一次地震中裂开了,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一景象,然而奇怪的是,另一次地震之后,塔身又自动合拢了。

翻看史料,小雁塔开裂又合拢的神奇现象并非只有这一次。清代学者贾汉复、王士祯等人做过这样的记录:“荐福寺塔……十五级,嘉靖乙卯(1151)地震裂为二,癸亥(1563)地震复合无痕,亦一奇也。”公元1151年,西安发生了一次地震,小雁塔在这次地震中再次开裂。公元1563年,地震再次发生,小雁塔又重演了明代的奇幻一幕,塔身上的缝隙再次合拢。

小雁塔的奇迹并没有到此结束。清朝道光年间,钱咏在写作《履国丛话》时记录道:“西安府南十里有雁塔,嘉靖乙卯地震,塔裂为二,癸亥复震,塔合无痕。康熙辛末(1691)塔又裂,辛丑(1722)复合,不知其理。”钱咏提到了公元1151年、1563年的地震,小雁塔进行了一次分合,同时还记录了公元1691年,没有地震,小雁塔也自然开裂了。奇怪的是,过了30年,塔身竟然再次自动复合。

一座千年古塔,经历过六次地震,回回屹立不倒,并且上演了塔身开裂、自合的神奇景象,让人们啧啧称奇。

新中国成立后,小雁塔再次开裂,这次开裂人们并不是从史书中窥探而来,而是亲眼所见。小雁塔此次开裂的具体时间不详,从头到脚开裂的缝隙有0.3米。第四次开裂后,没有等奇迹再次发生,出于保护文物的目的,西安市人民政府专门对其进行了整修。

总览小雁塔历史,其自开自合的现象共发生过三次,为什么会发生如此神奇的现象呢?

一些专家推测,小雁塔的开合与当地地壳运动有关。当地震发生时,小雁塔脚下的地壳突然开裂,小雁塔也随之分离,当地壳合拢后,小雁塔也随之合拢了。但是这种地壳运动说,并不能使人满意,西安有那么多古建筑,处于同样的地壳变动下,为什么只有小雁塔出现开裂后自动合拢的现象,别的建筑却没有此现象发生呢?小雁塔自动开合的真相,还需要世人的进一步探索。

北京猿人化石究竟下落如何

1972年的一天,一位美国老太太跟一位叫詹姆斯的美国富商说,她的丈夫有一箱詹姆斯想要的东西:北京猿人化石。老太太与詹姆斯交换的条件是50万美金。詹姆斯欣喜若狂,然而经过专家鉴定之后,才得知这并不是北京猿人化石。自从詹姆斯悬赏重金找寻失踪已久的北京猿人化石以来,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纷至沓来,向这位富商透露线索。然而终究一无所获。那么,承载着人类厚重历史的北京猿人化石又是如何丢失的?

那还是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即将爆发之际,由于日本和美国的局势日益紧张,相关部门为了安全起见,将保存于北京协和医院里的北京猿人化石全部转移到美国去。北京猿人化石包括79盒北京猿人牙齿,其中大盒有5,小盒74;残下颌骨和头盖骨各13件;头骨片一盒及另外的15片;9件残股骨;3件颌骨;2件臂骨;以及腕骨、锁骨、鼻骨、腭骨等各一件。

不幸的是,日本军队截断了从北京到秦皇岛的火车,这就终结了原本打算将所有北京猿人化石运上即将返回美国的哈里逊总统号的计划。而且,哈里逊总统号最终也因为战争的爆发而没有抵达美国。令人费解的是,北京猿人化石在此之后踪影全无。

关于化石的失踪至今有三种说法:一种是说北京猿人化石是被日本人劫持之后带回国去了,现在有可能就隐藏在日本的某一个地方,或者是流落至日本民间;另一种说法为,北京猿人化石准备运往美国的说法纯属调虎离山之计,事实上化石并没有被移出北平城半步,而且一个美国士兵曾说自己看到有人把整箱的东西掩埋于院子里,这有可能就是北京猿人化石。还有一种说法是,北京猿人化石其实没有被日本拦截,而是已经被运上了哈里逊总统号,但是在运至美国的途中,沉没于海底。

在其丢失之前,对北京猿人化石的发掘是一个让人期待又让人惊喜的过程,而发掘的结果又让世人瞩目。1929年12月2日对于中国人来讲是兴奋的,因为就是在这天,由考古专家裴文中带领的团队发掘了深埋于地下50万年的一个完整人头骨,世界为之震惊。其实在这之前,对北京猿人化石的发掘工作就已经进展了很久。自1918年一位叫安特生的瑞典探险家在周口店的龙骨山发现了几颗齿类化石之后,外国的考古专家又分别在1921年、1923年做了两次实地考察和发掘,其中有一颗牙齿被证实为人牙。此后1927年在龙骨山又有一次规模比较大的发掘活动,竟然收获了500余箱的动物化石。后又于1928年收获了一个女性的右下颌骨以及其他化石。

1987年,周口店的北京猿人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北京猿人从体貌特征上来看,臂长腿短,头部略向前倾,身材显得粗而短,其中男性高约为156厘米,女性为144厘米。根据研究结果来看,在北京猿人所处的时代,他们当时已经可以制造工具,主要以昆虫和鸟、蛇等动物为食。其寿命很短,一般十几岁就已寿终。此外,北京猿人还会使用火种。

北京猿人的发现证明了远古时期直立人的存在,而且更加坚定了人类的发展是经历了一个“从猿到人”的过程。可见,如此意义非凡的一批化石,其丢失也许并不令人意外。